主页(http://www.cnwulian.net):建筑中央集成给水管道系统项目推广应用研讨会召开
8月22日,由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推广中心组织的建筑中央集成给水管道系统项目推广应用研讨会在中国科技会堂顺利召开!到场嘉宾有国务院资深参事徐锭明,科技部火炬中心研究员何志明,北京方圆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余叙耕,北京市建筑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总工程师魏镜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研究员尹伯悦,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赵锂,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师前进,工信部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处长李方,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研究员金石,天翼资本副总裁熊海涛,北京博伟智鸿投资有限公司合伙人李金河,北大企业家创投基金合伙人边超,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推广中心副主任刘冲等;项目方嘉宾为苏州创成爱康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军;与会嘉宾分别围绕公司的创新与产品的核心技术进行交流和讨论。
建筑界的巅峰性技术—集成给水管道系统
创新的“顶峰”是什么?正是颠覆性的技术。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认为,作为一种“改变游戏规则”的前沿技术,真正的颠覆性技术具有两个共性:一是基于坚实的科学原理,它不是神话或幻想,而是对科学原理的创新性应用;二是跨学科、跨领域的集成创新,并非设计、材料、工艺领域的“线性创新”。在近期,苏州创成爱康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以颠覆性技术取得了建筑领域给排水系统的创新成功--建筑集成给水管道系统,成为颠覆性技术的典型案例。
建筑集成给水技术是按照最新国际建筑住宅工业化、产业化的理念,将建筑传统给水管道系统原来零散、杂乱的各种配件通过标准化设计、集成化组合、工厂化生产,对给水管道的所有部件进行模块化、装配化的全新设计、制造,在建筑土建施工、建筑室内给水管道安装施工的全过程中,大幅减少现场管道连接的工作量,降低由于人工操作带来的品质下降的风险性,减少管道系统的连接点,降低管道系统的漏水发生率,极大提高安装施工效率的建筑集成给水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
集成给水系统技术包含:BIM 系统化设计、管道部件集成、现场安装技术的完整过程。管道部件集成包括:进户集成控制箱、集成冷热水分配器、户内预埋套管及自来水管路、用水末端水龙头的墙壁连接盒等全系列产品系统。
中国建筑的给水技术继全面采用采用PPR 管道之后,塑料管道的使用成为了代表一个时代的建筑技术进步的标志,但是,随着计算机介入建筑的设计,国际建筑技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给排水技术也同样是的在同步发展。近年来,国际上的给排水技术先后发展为集成化、模块化以及智能化等施工安装方式,纵观这些技术进步,其核心都是颠覆性的创新技术。
建筑集成给水管道系统这种新型管道的基本思路是:在建筑的墙体、楼地板内建成一种可预埋管道,让具有韧性可弯曲的自来水管道能够自由插入拔出,从而实现自来水管道可以如建筑电线管路一样进行更换。而在目前国内建筑工程领域,几乎所有的建筑给水系统设计时考虑的布置方式,都是横平竖直的布置管路,通过一支支短的管道的连接,来达到输送自来水的传统布管方式。
建筑集成给水管道系统的创新技术,乍听起来,在行业内都是有悖主流或常理的想法。就以管道在建筑套内的布置方式为例,传统管道的布置讲究的是横平竖直才是美观大方,因此自来水管道在施工过程中,从进户主管道出发依次连接完成,一段、二段地连接、排布,有条有理,横平竖直非常讲究,这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传统管道安装施工过程。所以,从来没有建筑设计师、工程师想过要去改变管路系统的设置,直到创成爱康提出“建筑集成给水管道系统”的想法。创成爱康借鉴建筑电路的原理,在遭遇无数次失败后,终于研发出建筑集成给水管道系统,在苏州地区成功施工安装了近千例的大小建筑给水工程,取得了用户的一致好评。
目前,在现行建筑法规、规范标准下,颠覆性技术一时还难以为大众所认知,这正是由颠覆性技术的本质决定的:在新想法、新技术冒尖的时候,大多数人一般都不看好、不赞同,甚至无法理解。而我们国家现有的建筑重大科研项目都是专家评审制,没有专家们坐在一起评审、认可,普通消费者很难以接受比较专业的先进技术,因此,颠覆性的技术最终还是需要高端专家来对其创新性给予肯定,才能得到普遍的认可与推广使用。
可能对未来产生影响颠覆性创新技术,需要在以市场为主导的机制下,需要战略眼光以及风险投资机构的支持,以及各路专家们“对颠覆性创新的意愿应给予宽容、理解与支持。”还有风投机构适时介入,这都是颠覆性的技术能够不能够获得成功的动因。
创成爱康建筑技术研发中心
2016 年8 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