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洛江开启建设智造生态新城区新篇章
洛江向智造生态新城区迈进 陈智富 摄
砥砺奋进,阔步跨越。8月1日—8月3日,洛江区第五次党代会召开。会议提出,未来五年是洛江转型跨越、赶超进位的关键时期,洛江将围绕建设智造生态新城区这一目标,开展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城市提升、绿色发展、民生优先五个行动,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致力转型升级
加快建设智造新城
今后五年,洛江将组织开展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行动,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差异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打造产业升级版。
推动制造业高端延伸。实施智能装备产业倍增计划,加快洛江智能装备产业园建设,抓好洛江经济开发区河市西片区等载体建设,打造高端3C加工中心,力争建成国内较有影响力的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加强与泉州哈工大研究院、华中科大智能(300222,股吧)制造研究院等合作,为企业提供研发服务、设计服务及数控化、智能化服务。推动一批在谈、在建优质企业投建投产,培育一批产值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
加快培育新增长点。做强建筑业,支持区内建筑业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发展,建设建筑业集聚区。发展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力争至2020年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0%。整合、盘活中心城区楼宇资源,培育一批创客空间、研发设计、信息与技术服务等现代主题楼宇。促进双阳物流园区入园项目建设,鼓励发展多式联运和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泉州市网商(虚拟)产业园区洛江分园建设。
大力推进创新驱动。扶持和培育一批科技小巨人、高新技术等创新型企业。鼓励重点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完善创业创新扶持政策和柔性引才机制,建设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实训基地。
致力绿色发展
加快建设田园都市
今后五年,洛江将组织开展城市提升行动和绿色发展行动,让绿色融入城市,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高品位建设城市。突出“南接”,加快推动万安双阳连片开发,加快河市城市化进程,打造泉州城市东北门户。配合做好兴泉铁路建设,加密内部路网。引导万虹路万安至双阳两侧工业企业“退二优三”,为城市发展腾出空间。启动洛阳江西岸综合整治,开发建设阳江新城,推动城市跨过324国道,沿洛阳江西岸北拓。加快万安双阳核心商圈建设,提升和塑造城市重要节点、主干道景观,规划建设沿山滨水漫步绿道、自行车道和一批公园、城市休闲场所。
高标准推进新型城镇化。突出“北优”,抓好马甲市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家庭快乐旅游小镇。加快河市镇区建设,加速罗溪镇区扩容提升,完善虹山集镇生活和旅游配套。建设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示范提升村,辐射带动全区美丽乡村建设。
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突出特色化、规模化、生态型,壮大生态农业种植规模,形成果蔬、花卉、中药材、林业等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启动旅游总体规划编制,整合洛阳桥、清源山等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争取引进重大旅游项目。加快提升河市北片区和马甲乡村游档次,串联泉州植物园、田格生态园、仙公山、泉州野生动物世界等项目,打造泉州市区重要的乡村旅游带。
致力改革开放
加快建设活力城区
今后五年,洛江将坚持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双轮驱动”,积极探索,扩大交流,深化合作,不断向改革要红利、向开放要活力。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抓好市级创新智能装备产业培育和发展方式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310328,基金吧)。统筹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全面推行“一口受理”服务模式,持续创新行政审批工作机制。加快金融、准金融机构建设,引导社会资本向实体经济、创新经济集聚。出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l+6”方案,推进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同步深化民主法制、社会治理、公共文化、农业农村、医药卫生、教育、社会保障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改革。
提升开放合作水平。主动融入全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推进洛阳桥“海丝”申遗工作,策划生成一批项目争取列入“十大行动计划”。实施回归工程,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深化与港澳侨交流合作,打造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品牌。扩大洛台两地往来,加强洛台青少年和乡镇、村里对接交流;鼓励台资企业“以台引台”,促进台湾优良食品观光产业园建设,推动洛台精密机械、纺织、食品等产业深层次合作。
致力民生改善
加快建设幸福洛江
今后五年,洛江将组织开展民生优先行动,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抓紧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使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保险提标扩面,稳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儿童、妇女、老人和农村留守人群关爱服务体系。推行以公租房为主要保障方式的新型住房保障制度。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挖掘农村生态和资源比较优势,争取转化为产业和项目,推动农民增加收入,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巩固扩大省级文明城区创建成果,推动文明创建机制化、常态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诚信建设、志愿服务、文明旅游等制度化。抓好市民素质、卫生保洁、交通秩序、市场规范等基础性工作,提升城区文明程度。
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增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补齐社会民生短板。围绕创建“教育强区”目标,引进、培育优质教育资源,新建中小学和幼儿园,提升现有学校办学内涵,力争2017年实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推动普通高中优质化,创建一级达标中学。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推动区医院创建二级达标综合医院,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民营医院特色专业发展,建立多类型医联体模式,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流动,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区,发展医疗健康养老产业。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进农村,力争至2017年实现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深化平安洛江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升综治“三率”水平。加快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推进依法治区工作,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法治洛江。
切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洛江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为建设智造生态新城区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