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上海42个路口启用智能“交警”自动识别多种违法 将全市推广
减少1.2小时/日
《2016上半年中国城市交通出行报告》上海名列全国最拥堵城市第18位
据上海警方介绍,这种新技术的运用,一方面,与现场执法民警形成有效的互补,民警即使不在马路上,也可以开展整治交通违法行为的工作,大大弥补了警力不足。另一方面,通过系统后台智能识别违法行为,可以提高民警执法的针对性,最终也提高了执法效率。
延安路高架
据黄浦公安分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巢燕鸣介绍,6月22日至7月12日,仅四川北路、滇池路路口就抓拍各类违法行为388起。
部分道路早晚高峰呈提速状态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上海交通整治数据概览
《中国智能出行2015大数据报告》 上海名列全国最拥堵城市第8位
“警力有限、科技的力量无穷”,推广“交通违法监控智能识别装置”,就是推广24小时不休息的“警察”,就是向科技信息化要警力,切实通过提高执法效能来解放警力,真正把警力用到那些不具备电子警察执法条件、而需要人工执法和管理的地方去。上海警方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这样的特大型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需要形成"大公安"格局,让交通、治安等各类信息互相支持,综合运用,形成合力——最终让市民在安全感和满意度上都有"可感受"的提升。”
减少0.8小时/日
减少0.1小时/日
静安寺
同时,这套系统也有一定的震慑作用,因为总给人一种感觉,就是有一双“眼睛”在无形地监督着你的行为,处处提醒自己要规范行车。长此以往,可以使人从内心养成良好的行车习惯。而守法的习惯,将成为有序管理的基础:“对于交通参与者来说,"心中有法,一路无监控;心中无法,处处是探头"。”
4月26日以来,静安区在威海路、成都南路等3个路口建设使用这种装备后,有效查处机动车逆行、实线变道、滞留网格线、驶入非机动车道等多种违法行为9000余起,通过近三个月的整治和宣传,目前日均查处数在100起左右,比之前下降了近一半。
缓拥堵工程项目
7月14日15时30分,一辆车牌号为“苏MQ089S”的黑色小客车经过四川北路、滇池路路口驶进滇池路,但这条路为单行道,路口一侧竖着明显的禁行标志。
减少1.1小时/日
拥堵情况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