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陆群:个性化消费需求将倒逼生产柔性化智能化

2016-07-12 19:48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神雕之萧峰后人 龙腾宇内何宇天 我的天才相公 馨宜旗 洪荒玄冥曲 panemara 嗜血撒旦惹火妻 迷糊丫头穿越记 44ph.com 拈花郎 囚情妈咪

  中国汽车要闻/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第21届国际研讨年会

  智电汽车:如何定义中国制造2025

  专题一:政策、法规及市场

  时间:2016年5月24日(星期二)上午

  地点:北京维景国际大酒店

  由中国汽车要闻(CBU/CAR)与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联合主办的第21届国际研讨年会于5月24-25日在北京维景国际大酒店召开。

  

  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陆群在题为《网联汽车与智能制造的强相关》发言中表示,汽车的个性化会倒逼整个产业柔性化生产。他认为,车的网联化导致车的分享化,从原来长时间的拥有变成短时间的分享,追求少数性能的极致,追求整个生产产业链的变化。汽车产品多元化和个性化会适应各种各样的出行场景,而综合功能的车会转向少数功能的极致车,少数功能极致的时候会最大化满足某个人某次出行的需求,让用户体验最好,与此同时它一定是廉价的,因为它摒弃了那些没有用的功能,摒弃了那些没有用的成本,在不同场景下用不同的车。为了迎合智能端消费端变化做好准备,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柔性化生产,大规模的个性化定制,或者叫工业4.0,或者叫“中国制造2025”。实际上就是这样一种智能化的制造,柔性化的制造,信息化的制造,用户参与的制造。

  陆群依然认为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含低速电动车)将达350万辆,大约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10%。

  以下是陆群发言实录(含问答环节):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新老朋友,大家上午好!

  非常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在中国汽车要闻的论坛讲台上跟大家分享一些我们的想法。我的题目是讲网联汽车和智能制造的强相关话题,正好我们论坛讲到智电汽车:如何定义中国制造2025,和这个话题紧扣。所以我准备了这样一个报告跟大家来分享。但是一早来开会的时候邢总跟我讲,把我放在第一个环节里面,正好这个环节是有关市场和政策,刚才国家信息中心的李处长也专门在这上面做了很详实的数据报告,对于我们都有很大的启发。我想在我原来准备的演讲之前稍微插一点即兴的感想,有关这个市场的。

  我记得在去年4月份上海国际车展也是中国汽车要闻的论坛上,当时我有幸来做了一个演讲,当时的演讲是有关中国电动汽车发展路径的展望,当时我的预测是到2020年的时候中国电动汽车年产销量达到350万辆以上,跟李处长说的200万辆我们比较乐观,我当时原话说的是350万辆到500万辆之间。我说完这个数字以后全场响起了一片嘲笑的声音,觉得这是一个天文数字,觉得我在放大炮,而且没有任何依据的在说一些耸人听闻或者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说法。到去年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近40万辆,这个数字比2014年已经有很大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比起去年4月份我们讲这个数字的时候要比较令人鼓舞,也就有了到2020年会不会达到200万辆,如果去年说这个数字很多人会认为是天方夜谭,不切实际。但有去年年底公布的这样一个数字的鼓舞,很多人大胆预测到2020年是200万辆产销量。去年4月份我们讲的350万辆有人觉得过于夸张,过于的不切实际。但今天这个场合,借这个机会,我想继续重申,我们依然认为350万辆是一个可行的数字,为什么是这样呢?我觉得有两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到2020年中国汽车总的产销量会达到将近3500万辆,如果在那个时候达到10%的新能源汽车我觉得不是一个很大的比例,以至于刚才说到自动驾驶有百分之多少在路上,那么激进,新能源10%应该不是很激进的百分比。有一个这样的信息被很多官方数据和媒体所忽略:去年卖了差不多将近60万辆低速电动车,但并没有计入统计数据。我们相信,在未来五年里面,低速电动车产品会被规范,制造会被规范,市场会被规范,管理会被规范,这个需求已经被启动被激发,这个市场已经被证明是存在的,广义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这样一个市场来说,国家统计的和不被统计的低速电动汽车,其实2015年已经将近100万辆。如果以2015年100万辆这样的数字,到2020年达到350万辆应该不是一个不可企及的数字。我们预测2025年市场里面不应该忽略这个,我本人并不支持低速电动车的做法,但我们在预测市场时候不应该忽略一个城乡结合部、农村、低购买力家庭他们所形成的未来的购买数量。正好把我放在市场环节里面来讲,我想在我演讲之前插这么一点即兴的想法,跟大家分享,不一定对。我们去年把350万辆的数字说出来,我们继续重申,明年看看大家有没有机会继续说这个数字,当然,都是预测。

  回到我今天的主题。为什么讲这个话题呢?很多会议上,经常把我们的智能汽车当作电动汽车的新兴力量来看待,所以经常让我们谈的话题是电动汽车,而不是智能汽车。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新进入这个领域,经常被媒体所划分为传统汽车人造车和互联网人造车,经常把这两件事对立起来。我今天讲智能汽车,而不是讲电动汽车。我看我们论坛的标题也是在讲跟制造有关系,跟智电汽车有关系的。

  其实在新的时代,互联网时代,在我们看来它带来的智能汽车领域对应到智能驾驶,对应到无人驾驶,以Google为代表的无人驾驶实践吸引了大多数人的关注。我们讲的恐怕不仅仅是辅助驾驶和智能驾驶、无人驾驶的问题,而是有更多更深远的对于制造的影响,这是我今天的话题。我们看到今天我们这个时代处于蓬勃爆发的时代,无数新名词不断出现,无论是在科技还是创新的商业模式,实际上都在迅速增长。在今天我们所处的电动汽车、智能汽车的时代,整个世界在发生巨大变化,我就不把这些详细的词在这里面讲,但是大家可以看到,都是大家如雷贯耳各种各样的名词。比如说云、大数据、3D打印、网联汽车、智慧家居、智慧城市、下一代教育模式、健康产业、能源互联网等等,各种各样的名字,不管怎么样,我们确实处在这样的大变局,在科技和商业模式联合起来在这个时代快速变化演进,甚至对产业颠覆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对于我们汽车来说实际上就是两个重大的技术在这上面恰好时间上的重叠和叠加。一个是新能源,一个是网联化,今天我的话题不讲新能源,因为新能源是现在说的比较多的一个话题,我们今天来讲网联化对于消费端整个的影响。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