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记者深入陇南 揭秘巴蜀咽喉脱贫决胜之谜

2016-07-11 15:19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网拍十三姬 儿女传奇变脸惊情 华丰矿吧 www.mfavw.org l8n的河月蟹日 酒壶挑选小技巧 邢颐善 金玄雨 游猎神州 非梦卡盟haoma 秦国赵弋 陈娇娇的香艳和屈辱

  陇南市紧跟“大数据时代”步伐,抢抓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契机,已经不单单是句口号。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努力之下,“互联网+”、“大数据”建设,已经成为了这个城市十分抢眼的亮点。

  “+”为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宏观决策、防灾减灾、新媒体宣传、公众服务、文化旅游、应急指挥等多项应用。

  采访团记者了解到,陇南市目前已完成了“21+”工程。“2”为两个中心,云计算中心和大数据政务中心。云计算中心,可为全市提供数据存储、计算资源共享、应用支撑、系统托管等服务。大数据政务中心,实现了全市大数据统筹规划、数据汇集、分析挖掘、共享交换、专题应用、应急指挥、汇报展示、公共服务八大功能。目前已整合共享全市4000多个监测点信息资源,接入公安、消防、国土、气象、水务、建设等多家单位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全市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应急指挥的统一调度。

  花桥村一棵1300多年的菩提树,与村内的茶马古道游龙关遥相呼应,每天引来不少游客。村民许得花将自家房屋改造成农家客栈,不到10间客房,每到周末几乎都能住满,平均下来每月收入上万元。这样的农家客栈,在花桥村将近有10家,不少村民经营农家乐,农家客栈,便民小超市,出售当地土特产,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走进陇南市大数据中心,陇南市市委书记向采访团介绍了陇南将“互联网+”与扶贫攻坚深度融合,打破部门信息孤岛,建设集数据采集、分析、共享、应用为一体的“互联网+”产业综合运营项目,以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助推产业发展,实现精准脱贫。

康县花桥村美景

  6月25日,采访团一行走进康县花桥村,在央视网记者的眼中,百公里生态旅游风情线上,栽植着斑竹、金竹、楠竹、松树、银杏、桂花、垂柳、紫薇、红叶石楠、金叶女贞等各类乔灌花木,形成了竹海、旅游节点交相辉映,串珠成线,连线成片的靓丽风景线。

  康县宣传部长郭力逢在“脱贫决胜看陇原”全国百家网络媒体看陇南见面会上表示,按照“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建设生态美丽康县、打造整县生态旅游大景区”的工作思路,发挥政务新媒体矩阵的规模优势和应用优势,提升康县乡村旅游品牌影响力,同时促进康县乡村旅游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花桥村美丽蝶变 乡村游让农户精准脱贫

  陇南“互联网+”出新意 “大数据”助力精准脱贫

  借力互联网的规模优势和快捷优势,加大对茶马古道、男嫁女娶等地域特色文化的宣传,目前,康县直接和间接从事乡村旅游的贫困农户达到4659户,户均稳定收入在1万元以上。

  以该市文县碧口“8•7暴雨”为例。8月5日8时,指挥中心通过天气雷达、卫星云图、雨量水位监测站等发现碧口一带未来几天将出现强降雨,工作人员通过密切监视相关指标和视频等各类信息,分析判断后,向碧口应急人员发送暴雨蓝色预警。

  陇南市委、市政府将发展电子商务作为精准扶贫、助农增收的重要举措,如今成效显著,截止2016年5月底,全市开办网店9104家,累计实现销售39.16亿元。土鸡蛋、土蜂蜜、木耳等农产品卖出了好价钱,康县两河镇贫困户巩兵州从2014年8月起通过电商销售农产品30多万元,纯利润接近6万元,实现了脱贫。以花椒、核桃、苹果、中药材等为代表的陇南特产在网络上销量持续上升。

陇南市大数据中心

前一页 [1] [2]

  事实上,花桥只是康县百公里生态旅游风情线上60个美丽乡村中的一个。

  今年6月16日,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率团在康县观摩项目时指出,康县美丽乡村建设及全域旅游的经验可以总结为:“留住了乡愁,装扮了乡容,开发了乡宝,富裕了乡民。”

  “1”为大数据共享平台。陇南市建成地理信息、经济社会、人口法人、政务服务等多类数据资源,六大数据库,为全市政务工作开展和业务协同提供数据共享与应用支撑。

  陇南市将大数据应用到陇南市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应急指挥系统自然灾害预警系统创“零死亡”奇迹。陇南市将自然灾害防御作为减少因灾致贫的重要举措,整合了全市1976个自然灾害监测点和2.5万应急人员资源,自主研发了“陇南市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应急指挥系统”,实现了将灾后被动救援,转变为灾前主动防御。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