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创新城市鲁尔区:“PPP”化解转型难题
房屋改造“全民总动员”
研究机构是“创新城市鲁尔区”项目不可缺少的智力资源,如,博特罗普当地的高校与“创新城市管理”有基于项目的合作。
“要把工业、科学、政治结合起来,每个部门不只是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是大家一起维护共同的利益。”蒂施勒对记者说。
如今,在城市南部随处可见的煤矿仅存两座,但通过曾经一个名为“创新城市鲁尔区”的项目,这个城市迎来各地政府、企业的拜访。
“创新城市鲁尔区”联合了包括西门子在内的62家企业、26个大学和科研机构、21个跨政府部门工作小组,计划实现2010-2020的十年间内将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半的目标。
当然,没有市民的积极参与,如此大型的工程是不可能快速推进的。
在“创新城市鲁尔区”项目中,房屋改造是的最为重点工作内容之一。这项工作,也在降低博特罗普失业率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
煤炭能源的地位日趋衰落和对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追求,让这个城市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寻求转型。
过去五年间,博特罗普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了38.1%。博特罗普市长贝恩德·蒂施勒(BerndTischler)表示,未来五年中将实现另外12%二氧化碳的减排。
目前,博特罗普还在经营中的两家煤矿共有大约4000位员工,这意味着,博特罗普需要更多的工作岗位满足这些市民的就业需求。
基于过去几年博特罗普各项计划的稳步推进,现阶段该市的失业率为7.7%,低于北威州各城市7.9%的平均水平。
德国鲁尔区西北部的小城博特罗普,正在因为一场房屋改造工程吸引越来越多人的注意。
德国鲁尔区西北部的小城博特罗普,正在因为一场房屋改造工程吸引越来越多人的注意。
这样的支持力度下,过去五年里,博特罗普区域内共计10000所可以进行改造的房屋中,有1500套房屋的所有者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造。
(责任编辑:DF309)
“项目的执行过程中,要有很好的交流,与不同的实施者直接交流。开始的时候人们都有很高的期望,我们要花很大努力向大家说明,得通过一个个的小步子来实现这个大的目标。”蒂施勒说。
博特罗普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凭借丰富的煤炭资源得以迅速发展,城市人口从当时的5000人左右增加到目前的10多万人。
“创新城市鲁尔区”项目的执行者是“创新城市管理”公司,这家企业有五家股东:大约70家企业组成的公司联盟Initiativkreis Ruhr持股61%,另外49%的股权由博特罗普市、一家能源公司、一家咨询公司和一家煤矿公司共同持有。
在这种合作方式中,让工业企业、大学等研究机构、政府部门紧密的工作在一起非常重要。
2005年开始,博特罗普开始陆续关闭煤炭企业。这意味着,大量离开煤炭行业的从业者需要新的工作机会。
光伏板用于发电、墙体和窗户进行了改造以实现保暖和隔量作用,室内采用低能耗家电降低用电能耗。各种措施的结合,让这个建筑实现了住户居家用电的自供给,甚至还有富余电力用于私家电动车的充电。
如今,博特罗普的创新模式也被复制到鲁尔区的其他城市,包括17个鲁尔区城市在内的共计20个城市正在应用博特罗普的模式发展他们的城市。
同时,为了鼓励市民对家宅进行智能化改造,博特罗普政府为选择房屋改造项目的市民提供住房改造补贴,为市民提供的资金支持平均为整体改造费用的40%左右。
据介绍,博特罗普政府会列出房屋改造方面的选择清单,供市民根据家庭需求选择改造项目;未来之屋作为博特罗普旧屋改造工程的样本,可供有意参与房屋改造计划的市民参观。
“让市民投入到项目当中,让政府工作和工业紧密联系起来,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科学研究机构也希望发展科技、得到技术的实验和应用机会。这符合工业、研究机构、市民的共同利益和兴趣。”蒂施勒介绍说。
蒂施勒介绍:“我们并不依赖一个公司或者一个单独的项目。我们有艰巨的任务,比如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发起这个项目之后,有很多新的公司提供了新的工作岗位。”
在博特罗普申请“创新城市”项目时,政府相关部门和相关企业共同在市民中进行了广泛的信息推广,最终有2万市民参与了签名活动、支持自己的城市申请该项目。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GTAI)能效专家海宁·埃勒曼(Henning Ellermann) 认为:“智慧城市是指城市现代化的进程,技术起到关键的作用,但它只是一个工具,而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答案。德国没有一家机构能说自己是负责智能城市的,各个部委、机构,都有自己的项目和预算放在智能城市的不同领域,这就需要跨部门之间的合作。”
为解决不久后将出现的大量就业需求,博特罗普市推进创新城市建设的时候会和当地投资促进局紧密联系,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到当地投资运营、为市民创造就业岗位。
PPP模式化解转型难题
“智慧城市要从气候保护上升到提高生活质量,这不仅体现在能源改造上。我们的计划不仅仅是做节能城市,还要在生活、工作、交通、城市建设方面进行规划,要实行技术上的创新、还要进行过程上的创新。”蒂施勒表示。
“我们希望加强和中国人民的合作,与全世界分享城市的改造过程。也希望有中国企业落户博特罗普,加入我们的城市发展。”蒂施勒说。
“智能城市创新需要让所有人都参与进来。德国政府已经确认,在2016年建立国家性的城市讨论平台,政府只在平台中起到主持人的作用,协调行业协会、工会、企业和个人,就智能城市范畴下的各类细节问题进行探讨。”埃勒曼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