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预见 2023:《2023 年中国智慧交通行业全景图谱》 ( 附市场规模
首页 正文
前瞻网 11-28
预见 2023:《2023 年中国智慧交通行业全景图谱》 ( 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前景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海康威视 ( 002415 ) 、易华录 ( 300212 ) 、大华股份 ( 002236 ) 、千方科技 ( 002373 ) 、五洋停车 ( 300420 ) 、新智认知 ( 603869 ) 、众合科技 ( 000925 ) 、四维图新 ( 002405 ) 、皖通科技 ( 002331 ) 等
本文核心数据:智慧交通行业链、行业规模、应用市场结构、竞争格局、发展前景预测等
行业概况
1、定义:智慧交通概念源于智能交通 更区别于智能交通
智慧交通的概念来源于智能交通,智能交通最早在 1960 年由美国智能交通协会提出,其认为智能交通系统 ITS (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 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并运用于交通系统,从而提高交通系统效率的综合性应用系统。
2009 年,IBM 首次正式提出智慧交通的概念。2012 年中国《国家智慧城市 ( 区、镇 ) 试点指标体系 ( 试行 ) 》当中,首次提出了智慧交通的概念。中国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认为,智慧交通指的是在城市已有的道路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集成运用于传统的交通运输管理中,整合交通数据资源的同时协同各个交通管理部门,由此形成的结合虚拟与现实的,提供一体化的综合运输服务的智慧型综合交通运输系统。
智慧交通行业链上游主要是提供信息采集与处理的设备制造商,中游包括软件和硬件产品提供商、解决方案提供商,下游以运营 / 集成 / 内容等第三方服务商为主。
智慧交通行业上游制造商具体包括数据提供商、算法提供商与电子器件制造商,相关代表企业有商汤科技、腾讯、同有科技、拓尔思、金溢科技等。
中游产品与服务领域可以细分为智慧交通硬件制造商、软件开发商与解决方案提供商,硬件制造代表企业有海康威视、千方科技、天迈科技等 ; 智慧交通软件开发企业包括四维图新、易华录、四创电子与三大互联网巨头等 ; 一体化智慧交通解决方案代表企业主要有大华股份、佳都科技、万集科技与银江技术等。
在下游智慧交通服务市场,代表企业如多伦科技、车联网络与大众交通等,为交通领域提供智慧化的咨询与运营服务。
2010 年至今,随着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智能出行等将会成为智慧交通系统技术发展的关键方向。
相对比发达国家,中国智慧交通产业发展起步时间较晚,智能交通向智慧交通的演变历程,大致可以概况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当前,中国智慧交通行业处于快速成长阶段。
从 2015 开始,政府层面持续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推进智慧交通行业快速发展,以匹配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需求,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重要基础支撑。2020 年以来,我国智慧交通相关政策更是频出,智慧交通基础建设成为行业发展重点,2021 年 9 月交通运输部发布的《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 ( 2021 — 2025 年 ) 》提出到 2025 年,我国将打造一批交通新基建重点工程,智能交通管理将得到深度应用。
1、行业市场规模:行业投资规模超 3600 亿元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转型升级,我国对智慧城市的投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根据中国信通院公布的智慧城市投资规模数据,2020 年智慧城市相关项目总投资约为 2.4 万亿元,初步统计 2021 年约为 2.6 万亿元。以 IDC 统计的智慧交通占智慧城市的投资比重为 14% 进行测算,初步统计 2021 年中国智慧交通投资规模约为 3640 亿元。
——智慧交通千万项目规模快速增长
根据 ITS114 统计数据,2015 年以来我国智慧交通市场呈现快速增长状态。根据 ITS114 不完全统计,2021 年中国城市智慧交通 ( 除停车 ) 千万项目市场规模 276.41 亿,同比增长 21.63%,项目数量 1664 个,项目平均投资规模 1661.14 万元 ; 如果将 135 亿的停车项目加进来,那么千万项目总市场盘子超过了 411 亿,同比增长 38.9%,项目数量 1958 项。
据 ITS114 数据统计显示,截止 2021 年 12 月底,智能交通千万项目中标金额总和最高的是移动系,中标总金额为 15.09 亿元,中标项目有 117 项 ; 排名第二的是电信系,中标金额为 12.71 亿元,中标项目有 40 项 ; 排名第三的是德州静态交通,其单一中标项目金额达到 7.39 亿元 ; 排名第四的是海信网络,中标总金额为 7.22 亿元,中标项目数 30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