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成都造智能“管家”把科幻变为现实
□本报记者 吴梦琳
除了依靠“小V”,这些指令也可以通过手机APP远程完成。“比如你要下班了,可以提前打开空调,这样等回到家中时,已经是非常舒适的温度了。”工作人员何佳琪说,他们还在进一步研发改进,例如让冰箱能够监测鸡蛋和牛奶需不需要购买,让马桶监测到有人过来自动打开马桶盖等等。“智能家居就是要为人们提供一个看不见的全能‘管家’。”
装备了智能系统的厨房。
外表看起来成熟稳重的冉春林,骨子里却不安分爱折腾。在上世纪90年代,他就下海创业,成立了一家家装公司,在成都一度占据市场份额第一。后来,他又尝试涉足物流配送、智能硬件等行业,却由于行业环境等原因而失败。2006年,冉春林让自己提前退休,离开成都到了三亚,专心过起潜水抓鱼的生活。随着智能家居呼声越来越高,重新燃起了他的创业梦想,2015年10月,他拉拢了当时华为的高管等作为合伙人,成立品智家科技,自主研发智能家居技术。
我是创客
在冉春林看来,虽然他并不太懂专业技术,但懂得用户对家居的需求。他们采取了日本等国比较流行的统一制作安装方式,墙板、厨卫、灯具等大部分材料都是标准化成品,在用户家中进行组装即可。这样可大幅降低成本,根据他们测算,一套100平方米的清水房,智能家居定价为18.8万元,包括装修、智能控制系统等家电家具。截至目前,他们已经跟全国140多家房地产开发商达成合作协议。
对居住文化进行变革
看不见的全能“管家”
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创客信息。
他们还与京东合作,植入相关APP,让房屋与购物买菜、缴水电气费等生活服务一键衔接。此外,还正在研发智能机器人,除了能完成指令外,还能照顾老人和小孩,并且识别主人情绪等。“例如看到主人不高兴,会做一些鬼脸来逗主人开心。”冉春林说,目前机器人正在实验室进行测试,预计8月份可以投入使用。
进入样板间,除了一个音响模样的黑色圆筒盒子摆放在茶几上,其余设施几乎看不出和普通的家庭房屋有什么不同。那个黑色盒子,就是“品智家”研发的人工智能家庭语音助手“小V”。“小V,我回家了。”当主人发出这样的指令后,只见窗帘慢慢打开,家里的灯亮了,电视有了影像,空调启动凉风阵阵……当听到“小V,我出门了”的指令,一系列的电子设备以及灯光纷纷关闭。“小V”还可以接收“明天几点叫我起床”“几号几点提醒我开家长会”“帮我预定几号去哪儿的机票”等等一系列指令。
早晨,闹钟响起,卧室投影屏已经打开,播放着马尔代夫美景和舒缓的音乐叫你起床,并提醒你今天下雨需要带上雨伞;下班回家,空调已经打开,房间正是最适宜的温度,厨房电饭煲里米饭已经煮好……这些出现在概念广告或者电影中的画面,如今在成都已经成为现实。5月23日,记者走进品智家科技公司打造的智慧家装样板间,体验了一把智能生活。
“我们做的事情,是对居住文化进行变革。”品智家科技公司创始人冉春林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他告诉记者,智能家居在中国已经说了好几年,但始终没有很好地落地。“原因之一是并未从用户需求的角度来考虑。”冉春林解释,其实智能技术并不难,在很多地方包括手机上,都已经实现了运用,难的是如何在家居上运用这套技术。冉春林说,此前,很多品牌都在涉足智能家居,但主要是做一个电子产品,而他们的理念,则是从装修开始,植入智能家居的概念。
在厨房里,有定时炉具,避免因看电视太投入忘了关火;在浴室有专用平板,并与摆放在地上的体重秤相连,实时记录并分析主人的身体健康指数;还有室内空气检测以及安防系统等等。如果检测到屋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提醒主人或者自动打开新风系统。如果主人设置了离家模式,当客厅入口处的摄像头监测到屋内有东西移动时,会自动拍照记录并发送到主人手机上,并立即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