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中兴成立智能汽车电子产品线,已切入智能交通领域
踏着华为的浪潮,又一家通信企业涉足智能汽车领域。
3月2日,据腾讯科技报道,中兴内部发文称将设立智能汽车电子产品线,负责统筹相关研发与经营单位,指挥落实该领域的对外大原则、公司口径和整体运作。
配合汽车电子产品线,中兴通讯将设立汽车电子团队,其隶属于系统产品技术规划部,负责汽车电子领域的统一业务规划和经营。
据了解,中兴的这次动作与华为类似,双方的统一目标是为帮助传统车企造车,做汽车的一级供应商。
而中兴方面的规划是,未来将由软件定义汽车,重视打造汽车基础软件平台层——操作系统,并准备将其视为新支点工业,且须满足实时性、安全性、开放性等要求。
受该消息推动,中兴通讯3月3日港股开盘涨1.66%。
实际上,作为老牌通信技术设备商,中兴通讯探索汽车圈已久。
2016年,中兴通讯收购珠海广通客车,组建中兴智能汽车有限公司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当时中兴通讯表示将围绕新能源汽车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车联网应用、大数据、自动驾驶、云计算中心的系统研发与建设运营,打造全新产业板块。
2017年博鳌亚洲论坛、主题为“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的选择”的分论坛上,前中兴通讯总裁史立荣第一次向外界抛出了中兴通讯的汽车无线充电技术方案。史立荣当时表示,中兴通讯将用两年时间,投资35亿元推广无线智能充电方案。
镜头转向2021年,2月25日,在MWCS2021期间,中国电信、中兴通讯联合湘江智能、百度发布全球首个基于5G端到端切片的智能交通典型场景落地,实现了在公共网络上公网业务与专网业务资源隔离,在开放道路上顺利完成自动驾驶、车辆碰撞预警、红绿灯提示等业务应用。
从最近落地的项目不难发现,中兴当下对于智能汽车的技术切入点主要在于智能交通,通过5G和高精地图等技术,路侧智能感知设备与智能车辆协同,探索网联式自动驾驶。
业界有分析称,智能交通对通信的要求极为苛刻,要求在一张统一的物理网络基础设施上实现公网、专网的资源隔离,并同时满足“高安全、低时延、大带宽、广覆盖”等几个维度的技术要求,而在这一领域,中兴通讯作为通信技术厂商显然更具备入场资格。
此外,数字化的世界里,离不开生态合作,中兴通讯在车企平台选择、产业生态完备等方面也正在建立起广泛的朋友圈,并逐渐打造起5G+汽车专利护城河。
2019年,中兴通讯子公司英博超算与奇瑞新能源联合成立了合资公司——安徽奇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双方合作旨在加快开发5G汽车。
去年中兴还与中国一汽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在5G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智能制造、智慧园区、法务合规等业务领域展开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中兴通讯上个月还公开了一项“一种无线充电定位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动汽车”专利,描述了一种无线充电定位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动汽车。截至2020年底,中兴通讯拥有8万余件全球专利申请,持有有效授权专利约3.6万件,其中芯片专利申请4270件,授权超过180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