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为武汉城市发展与更新贡献智慧

2020-09-04 14:03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手机屏幕材质 国产车有哪些 减肥药品牌 网游射击游戏 手机浏览器排行榜 dnf爱拍

  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江汉大学、武汉市社会科学院以及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共同研讨张之洞与武汉城市发展,推动建立“张之洞智库”,为武汉的城市发展与更新贡献智慧。

  武汉大学资深教授冯天瑜以视频方式出席并作主旨演讲。武汉共享遗产研究会理事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业遗产教席持有人郭粤梅以视频方式出席并致辞。

  据悉,张之洞数字博物馆筹建于2017年张之洞诞辰180周年之际,由武汉共享遗产研究会发起,武汉共享遗产研究会、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顾必阶工作室合作建立,是一个公益性的数字博物馆。该馆名誉馆长由冯天瑜担任。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明海英 通讯员丁援)9月2日,第二届“张之洞与武汉城市发展”座谈会暨张之洞数字博物馆数字展厅发布会在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举行。

  主旨演讲中,冯天瑜详细谈了为何近40年研究张之洞,及其对张之洞的评价等。冯天瑜表示,张之洞主持“湖北新政”是洋务运动及清末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湖北武汉波澜壮阔的近代化进程中颇有声色的段落。张之洞的“湖北新政”是全方位的,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有兴办近代工业、编练新式军队,又有兴办新式学校、推动出洋留学,还有市政建设。这些举措使武汉地区当时在中国率先成为一个区域近代化系统。在他看来,要了解湖北武汉的近代化过程,必须从张之洞治鄂入手。

  经武汉共享遗产研究会实施团队3年多努力,张之洞数字博物馆已初具规模,《大城崛起——张之洞督鄂兴汉纪念展》数字展厅正式对外发布,观众可以在网上3D观展。

  《张之洞评传》新版首发

  张之洞数字博物馆执行副馆长许颖介绍,这是团队成员利用业务时间完成的公益之举,团队多方搜集,找到图纸和历史照片,将武汉展览馆在网上复原,建成数字展览馆,同时利用VR技术,网友戴上VR眼镜浏览,可获得身临其境的参观体验。后期,该团队还将尽可能多地搜集与张之洞相关的历史遗迹、纪念物等,打造“人人都可提供藏品,人人都可做研究馆员”的博物馆新业态。

  张之洞数字博物馆数字展厅正式发布

  郭粤梅在致辞中表示,张之洞在武汉兴办学校、发展工业,有力推动了武汉城市的近代化。她说:“‘十四五’期间,我们会更加重视文化遗产保护,珍惜武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也希望借助张之洞数字博物馆这个平台,更好地宣传武汉的历史文化遗产,我相信今后的武汉会更加美好,张之洞留下的文化遗产,价值会越来越深入人心。”

  2020年9月2日是张之洞诞辰183周年纪念日。座谈会上,冯天瑜教授新版《张之洞评传》对外发布。

  《张之洞评传》新版责编陈令军谈到,张之洞生活的时代,中国正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当时的洋务运动表现了救亡图存的努力,也标志着旧中国向新中国的发展转型。“湖北新政”便是这一运动最杰出的成就。“湖北新政”的主政者就是张之洞,洋务运动特别是“湖北新政”,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催生了武昌首义;开启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开创了大武汉的发展格局。

    第二届“张之洞与武汉城市发展”座谈会暨张之洞数字博物馆数字展厅发布会在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举行 本网记者 明海英/摄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华认为,冯天瑜版《张之洞评传》,不仅包含了史料的进展,更有观点的进展,比如关于“东南互保”、从清流派到洋务派的嬗变、新军演变等。他说,百余年间,国人对张之洞的态度,其实就折射了时代的变迁。

  通过张之洞研究了解武汉近代化进程

  据悉,张之洞研究是冯天瑜学术研究生涯中最主要的课题之一。20世纪80年代中、90年代初,河南教育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先后出版过他的《张之洞评传》。此次由湖北人民出版社推出的新版《张之洞评传》,既对前者进行了修订与完善,又新增了冯天瑜在其后近30年来研究的最新成果。新版《张之洞评传》共分导论、生平与思想两篇十六章、结语和附录,约40余万字。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