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侧翻的高架桥与中国智慧城市排名第三的无锡

2019-10-12 23:05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永丰社区 some 创龙传 拜托了 进击的巨人oad 出包王女第一季

  目前,无锡高架桥侧翻的事故原因尚未定性,但从技术角度来讲,涉及对车辆与货物,以及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监测,看起来都不是太难解决的问题。

  智慧城市无锡,为何缺乏事故提前预警? 根据权威部门的评价,2018年无锡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获地级市第一、全国第三(仅次于深圳、杭州)。至此,无锡已经连续7年在“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中名列前茅。

  我国的货运市场,由于门槛低,是一个过度竞争、效率不高、主体分散、信息流通不足的市场,这种市场的从业者只有压价才能生存。现有治超政策的设计,货、车、路由各部门分头管理,相互难以协调信息缺乏沟通,只能用罚款手段针对结果处理,惩罚了辛苦的司机,放过了得利的货主,造成了罚款额度占到了整个货运市场规模的一成,问题却越来越严重。

▲独柱墩结构。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就桥梁而言,结构安全(应变、裂缝、位移、挠度、倾角、温湿度、沉降)、车辆荷载(车型、车速、车重、轴重、车长)等关键参数都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和低功耗物联网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地下管网、建筑结构等基础设施的运行状态,包括泄漏、开裂、形变、工程破坏等也都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识别微小的事故隐患,并及时干预。

  技术监测城市基础设施,形成可感知网络

▲独柱墩结构。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我们已经有成熟的自然语言语义处理和知识图谱技术,可以高度自动化的对市长热线、互联网舆情等公众数据进行更为及时和充分的挖掘,并与各种部门数据进行时空关联和计算,更重要的是真正在各部门工作中评估、反映和反馈,才能真正激活城市自我修复和完善的智慧。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十年来垮了超过50座桥梁,如果加上基础设施管网的爆炸、塌陷、内涝等重大事故,可以说基础设施事故已经成为城市的最重大安全风险之一。

  既然是信息沟通存在的问题,就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互联网+物流”平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货运的生态。一些公路物流互联网信息平台,建立覆盖全国的货源信息网,为平台货车提供综合服务,通过精确的车货匹配,更高效精准的匹配也提高了司机的生产效率和收入。服务运营的同时,平台采集了大量物流数据,也为行业监管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按照普遍的标准,经过之前几年的发展,无锡在国内已经是相当“智慧”的一座城市,各种流行的政府、产业和市民应用应有尽有。按照通常的所谓“顶层设计”方法来评估,下一阶段智慧城市建设能做的“亮点”并不容易寻找。

  此外,对于之前提到的各种技术手段获取的数据,建立有效的开放、共享机制,使市场化主体、科研机构都能参与到应用开发和数据研究中,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参与机制。如果说市民能帮助我们发现看得见的问题,数据研究则能帮助我们发现更多看不见的城市问题。

  也希望我们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能告别千篇一律的顶层设计,真正从问题出发,切实解决每个城市当前发展阶段的痛点,让更多事故隐患被提前发现和消灭,让城市更加安全和幸福。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