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走进中国智能交通市
【安防展览网 城市在线】现在的城市,因智能而带来勃勃生机。从智慧城市建设层面看,城市建设,交通先行。而作为中国七大智能交通产业军团的浙江军团,无论是在产业优势还是“打铁还需自身硬”的企业军团,都展现了无限商机与傲人实力。本期,我们走进浙江,看看这块智能交通建设热土,是如何引得世人瞩目的。
智能交通在我国,都是政策性驱动为主,是分享红利蛋糕的导向性产业。那么,我们从几个政策引导产业的层面来看浙江智能交通的产业优势。
新产业:环杭州湾大湾区助力浙江智能交通迈向更高阶层
杭州、宁波为两大极核,以舟山、嘉兴、绍兴、温州、台州等市协同发展,“1+2+x”的城市群格局基本形成,成为杭州湾强大的城市群依托。环杭州湾大湾区,是近些年浙江智能交通产业最大的增长极。2018年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谋划实施大湾区建设行动纲要,重点建设杭州湾经济区。”明确指出以交通网络为支撑,以开放的体制机制为保障,构筑世界一流的杭州湾大湾区。高效发达、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是湾区城市群之间有效融合、共享发展的基本前提。
杭州湾现有的沿海大通道尚存在明显的交通短板,杭州湾跨海大桥和嘉绍大桥尚不能满足宁波与杭州、上海等主要城市的沟通联系,应充分考虑上海、杭州、宁波、舟山、嘉兴、温州、台州等主要城市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设计合理的交通网络,构筑高效便捷的“1小时”交通圈,为大湾区的发展提供交通设施的支撑。
此外,杭州湾依托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嘉绍大桥和正在规划的杭州湾跨海二通道、杭甬高速复线、宁波至新区城际铁路等大型交通设施,可与周边城市群实现“同城化”发展。浙江省在“十三五”期间在靠近杭州湾水域再建一条环杭州湾高速公路,沿杭州湾南岸由西往东,途经杭州、绍兴、宁波三地,并间接联系舟山,与嘉绍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相接,与现有的杭甬高速公路南北呼应,沿湾城市已初步建立起高效、网络化的交通布局。
众所周知,无人驾驶是当下智能交通最为高端与关注的技术,在这个大湾区规划之下,浙江一口气建3条世界首创的“智慧高路”,依据方案规划,沪杭甬高速智慧改造将于2019年初开建,计划2020年完工。2020年至2022年,推广完成杭州湾区域内高速公路智慧化改造及建设,2025年底完成全省域高速公路智慧化改造及建设。沪杭甬智慧高速,起于上海,途经嘉兴、杭州、绍兴,终于宁波,全长248公里。这将是中国第一条智慧高速公路。届时,无论你是普通汽车,还是互联网汽车、自动驾驶汽车,只要上了这条路,都将拥有“千里眼”和“顺风耳”。
有了车路协同,初步目标将平均速度提升30%,达120km/h,这样杭州到宁波开车仅需1小时左右!未来还将实现不限速。在技术应用层面,这个智慧高速一是单车自主驾驶,这便需要清晰的车道线、醒目的标志牌,以便摄像头识别;每个路段的限速,也需要以数字的形式发送给无人驾驶车;二是自动驾驶还会遇到货车编队行驶。比如,一个货车队总共5辆车,每一辆车都装有智能终端。第一辆车配备一个司机,他的每一个驾驶动作都以指令形式发出,后面四辆车不需要司机,只要根据指令、保持车距跟随第一辆车就可以了。
“十三五”规划给浙江带来的智能交通建设红利
谈到“十三五”规划,在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该《规划》第五部分《提升交通发展智能化水平》详细阐述了“十三五”智能交通发展任务和目标。下一步如何提高交通智能化水平,是浙江智能交通管理方的新思考。2018年9月,浙江省政府就《“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组织召开全省交通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推进会,梳理出亟待推进的交通重大项目51个。会议通过剖析根源查找问题,逐一破解前期工作难题,落实了目标责任,力争51个项目在2019年7月前全部开工。
在“十三五”规划期间,浙江五年重点交通项目有70项、总投资约1万亿元。根据规划,对照“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要求,浙江省推进综合交通产业发展要在十大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即在壮大轨道交通与大型装备制造业,做强新能源汽车,做大交通新材料,培育高端交通建筑业,加快铁路运输与物流业发展,发展智慧化、数字化交通产业,打造综合交通大数据云平台,提升以油品全产业链为核心的港航物流业,加快航空产业和临空经济,发展装备租赁等交通关联产业,培育综合交通产业园,办好国际智慧交通博览会等10个方面下功夫,加快构建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的综合交通产业体系。
也举例来看产业机遇,杭州在2016年因为阿里巴巴的城市大脑项目建设,也带动了杭州城市交通大脑的形成。
为此,杭州在交通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是走在全国前列的。该大脑有六大指数信息汇集:杭州市交通拥堵指数系统、杭州市道路交通流量监测分析系统、杭州市公交服务水平监测系统、杭州市停车场(库)实时监测分析系统、交通模型与仿真系统、杭州市城市交通运行分析报告体系,在 2017 年 10 月的云栖大会上,杭州正式宣布了“城市数据大脑”V1.0 上线, 《杭州城市数据大脑建设规划(2018—2022 年)》也正在征求意见中。
可以看到,未来的杭州有信心、有能力,以更为开放的姿态,来打破行业、部门壁垒,实现数据共享共用,同时也计划通过系统优化完善,实现交通等领域的精细管理、有效管控。在这股东风的吹动下,目前已涵盖道路、公交、停车等领域的杭州市城建交通决策支持系统,也有望进一步优化提升,在辅助政府决策、服务市民出行、支持专业研究等方面深化应用,为城建交通事业提供更全面的技术支撑。
新集群:浙江的智能交通“上市群落”
哲学告诉我们,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内因。可以看到,在外因部分浙江可谓是独享天时地利,而“打铁还需自身硬”,浙江的智能交通建设军团如何作战,扩大战果,来争夺智能交通市场蛋糕呢?
记者也曾多次提到,交通原本是较为传统与技术滞后的产业,因智能交通出行,驾驭智能的翅膀让交通技术大力腾飞,要了解浙江智能交通企业的作为,无非是看他们的商业逻辑、市场布局与技术导向,如何来迎合市场,获得甲方认可。同时,用户需求决定着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决定着产品技术,产品技术决定着竞争力,这是一个智能交通企业始终围绕着的命题。
之前的上海军团以集成商企业为主,而浙江军团主要集中在电子警察、交通管控、城市智能交通、高速公路信息化、智能交通解决方案、智慧停车等领域,最为显赫的企业都是解决方案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