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盘点:2018年十大智能物流看点
年终盘点
智能频道>>年终盘点
盘点:2018年十大智能物流看点 2018-12-29 14:24:58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雪)近几年,随着电商产业的迅猛发展,到2018年,物流产业已经进入了“每日亿件”的时代,单靠人力已无法满足物流产业运输需求。好在智能物流等技术应运而生,并在2018年实现了诸多应用落地,各大电商平台和物流企业期待新技术能够改变行业人力作业的弊端。
一:阿里多项科技落地开花
在2018年智慧物流布局上,阿里的动作可谓频繁。全年来看,菜鸟网络全面布局了IoT+人工智能,同时构建了智能物流骨干网,进而加速了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物流天眼、智能语音助手、未来园区、刷脸智能柜等在内的新技术目前已经在行业内有了广泛落地。
菜鸟网络认为,IoT(物联网)、人工智能、柔性自动化、自动驾驶以及生物识别等是2018年物流业五大科技,接下来,这些前沿科技也将持续推动行业智能升级。
此外,对于菜鸟网络而言,已经掌握上游商品数据、快递企业数据、快递员数据等,但由于缺乏末端用户的一部分数据,导致数据闭环不能够完整地流通。所以近两年菜鸟投资了快递柜企业,并在今年整合了快递柜数据资源,在数据上优化了整体物流效率。
二:京东启动全球首个智能机器人配送站
2018年,从京东方面来讲,其在智能物流领域也是丝毫没有放松。从自建“无人物流军团”到投资智能物流领域相关的科技公司。可以看出在智能物流领域,京东一直抱着势在必得的心态。
具体来看,在今年11月22日,京东启动了全球首个物流配送机器人智能配送站。据了解,这个人智能配送站位于长沙市,设有自动化分拣区,配送机器人停靠区、充电区、装载区等多个区域,可同时容纳20台配送机器人,完成货物分拣、机器人停靠、充电等一系列环节。
此外,站内全部采用京东3.5代配送机器人,不仅具有自主导航行驶、智能避障避堵、红绿灯识别、人脸识别取货能力,每台机器人还可一次可配送30个包裹。从配送能力来看,配送站最高可设置每天2000个包裹的配送量。
京东物流X事业部自动驾驶中心总经理杨晶表示,将通过打造全国智能物流末端配送示范中心,成为未来机器人在整个物流配送行业应用推广的典型场景。
三:苏宁打造无人机军团,落地自动驾驶
通过近年在无人机和智慧物流领域的布局,目前苏宁的无人军团矩阵中已经包括了AGV机器人、无人重卡“行龙一号”、无人车“卧龙一号”、无人机等黑科技产品。其中,AGV机器人无人仓先后在上海、济南实现运营,机器人与托盘组合,实现了商品整件以及大批量的智能化搬运。
此外,苏宁物流在合肥、福州、深圳、郑州、重庆等城市也已启动机器人仓库的建设工作,全国最大的机器人仓储网络正在逐步成形。而其中,“行龙一号”是苏宁无人驾驶项目里重要的一环,主要解决苏宁物流园区到物流园区的干线运输和园区内的自动驾驶问题。
在最后一公里配送方面,城市末端有无人车、乡村末端有无人机。前者能保证恶劣天气以及夜晚的24小时配送,后者则面向农村地区的物流需求,解决了偏远地区现存的投递问题。
四:G7首推智能挂车业务
今年12月,智慧物联网公司G7融资3.2亿美元创下了全球物联网领域融资金额的最高纪录。目前,G7主要基于AI与物联网技术平台,向大型物流企业和货运车队提供车队管理综合解决方案,覆盖安全、结算、金融、智能装备等车队运营全流程。
今年6月底,G7推出了智能挂车业务在业内引起热议,并在随后发不了智能中置轴轿运车G7创始人在“AI+物联网赋能轿运行业升级”中表示,车辆运输车合规了之后,可能所有人都要换个新玩法。首先应该关注的就是新设备,不应该止于功能级,而应该向智能级靠近。AI时代,智能级的新设备,可能不会让你多花钱,但会让你的车队效率迈入每个人管理100台车、每10人管理1000台车的现代化运营新阶段。
五:顺丰迅速落地丰巢
最近两三年来,顺丰自主研发并联合各物流企业合作推出丰巢,掌握末端数据,有了较强的业务获取能力,能直接承接上游业务。
其实,智能柜不仅提升了快递员的效率,也让很多用户变得方便很多,现在的丰巢已经覆盖全国100多个城市75000个市区,用户规模也是达到了1.3亿,智能柜的数量也是超过了十万。
此外,在流行业中的包裹自动化、智能化收派、分拣、运输等各个环节化已经提速增效,计算机视觉技术通过对货物、人员、车辆等进行监控和分析,提供智能化分析结果,在顺丰物流场景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六:德邦应用AI识别暴力分拣
今年6月,德邦快递与华为在上海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将与华为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实现科技与快递业务场景的融合,全面升级快递服务的体验。
同时德邦快递宣布,将打造一座智慧物流园区,并在能源资源管理、安防联动和人脸识别的智慧化基础上,探索人工智能在快递行业全产业链当中的应用。
目前,德邦快递已经全面应用文字识别技术识别快递面单,在此之前通过雇用人力纯手工录入的做法被取而代之。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录入准确率,解决效率低下的问题,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管理成本降低了25%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在快递行业中,暴力分拣行为一直广受诟病,不仅伤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以及信任,其导致的货损赔偿对企业来说也是一笔希望避免的大额支出。而现在,德邦已经采用了AI识别暴力分拣,自动识别拣货员在拣货过程中出现的扔、抛、推倒、用力踢等暴力分拣行为,有效降低暴力分拣行为的发生。
七:科捷物流发布人机共舞2.0
科捷物流作为一家以物流为场景的大数据科技公司,凭借在供应链大数据、人工智能方面的领先应用和创新实践,科捷物流完成了从传统物流到智能化物流的跨越,武清机器人仓应用机器人自动分拣系统,“车到人”模式使发货效率提升一倍以上,人均拣货效率提高2至3倍,被称为“人机共舞1.0”。
新物流生态下,科捷物流发挥IT技术优势,用“仓+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新物流模型打造新零售时代下的新物流生态。科捷物流开创的“人机共舞”仓储运作模式,已成为目前国内应对大促务实和高效的一流人机协同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