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继续深化大连港口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上一版 下一版
第A08版:观点·生活零距离
标题导航
继续深化大连港口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9-03-14
李佳霓 姜海龙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物流业作为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现代化经济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对象和内容。大连港作为东北亚重要的港口以及货运中心,是大连市重要的产业支柱。继续深化大连港口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全面振兴大连乃至东北经济的必然选择。
在习近平总书记“三个推进”重要精神指导下,大连港口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很大成绩
一是根据经营发展需要,大连港对原有三个集装箱码头公司进行合并,有效地减少企业的总负债,降低了杠杆率。合并后,大连港集装箱码头业务以大连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为主体,开展各项生产经营业务,打造集装箱产业的核心品牌。通过合并,大窑湾南岸集装箱码头资源实现了统一管理和运营,最大化地优化了资源配置,提升了运营效率。二是近年来大连港加快智能化信息化进程,有效减少了库存。2018年,大连港正式引用了集装箱电子关锁,有效缩短了集装箱在码头区域内物流运输和通关的时间,加快了货物流转速度。2018年,大连港内仓库在全国首个使用“地狼仓”系统,节省一半面积、节省一半人员,而拣货出库的效率是传统仓库的2倍以上。三是截至2016年,开通了六条以大连港为起始站的中欧班列。截至2017年,年运量由2013年的0.3万TEU增长至3.5万TEU,年平均运量增长幅度达到85%,累计运量超过8.3万TEU,持续保持增长势头。四是2017年,辽宁自贸区大连片区在全国率先推出有关保税、出口退税、自贸金融在线平台服务等5项重大改革创新措施。2017年,大连港保税混矿成功突破1000万吨,较上一年度翻一番。
在大连港口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问题,做好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准备
在港口物流去产能方面,存在有效需求不足和供给能力不够的发展矛盾,传统港口物流业务领域沉淀了大量存量资源,无法满足发展中高端服务的需求。去库存方面,物流服务平台建设有待完善,港口信息化建设和智能化进程还需加快。去杠杆方面,物流金融资源配置不够优化,诚信体系建设及市场环境治理还需加强。降成本方面,存在政府性基金、行政性收费项目过多,导致物流业成本负担过重,物流总费用仍然较高和企业盈利水平下降的矛盾问题突出,影响了物流综合运作效率,港口多式联运没有形成便捷运输系统,对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有很大的成本制约。补短板方面,物流基础设施总量过剩和结构性短缺并存,配套多式联运的集运输体系尚未完成,港口扩大规模、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发展生态绿色港口物流存在短板,制约港口进一步发展。
继续深化大连港口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多措并举
去产能方面,不能把眼光仅仅集中在去过剩产能上,还要把出发点放在优质产能的同步提升上。对于港口来说,就是要提高有效的供给能力。一是随着“中国制造2025”开始实施,一些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的产品对港口物流业深度融入企业供应链提出了要求,未来航运业的精细发展趋势,决定了港口必须打造高端服务业。针对服务对象需求的多样化,应加快建设一批世界领先的超大型码头,通过建设好硬件设施,提供高端服务,切实提高有效并且优质的供给能力。二是整合物流、金融、贸易等综合服务功能,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性价比”最高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去库存方面,要加快智能化进程。一是贯彻落实《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开展大连港“壹港通”智慧物流跨界服务大平台工程建设,及时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二是整合临港产业、运输船主及港口口岸数据资源,加快港口信息化、智能化进程,提高口岸相关物流环节的作业效率。三是积极开发全自动仓储系统,例如开发使用智能仓储机器人、开展无人配送等。
去杠杆方面,要继续完善物流金融体系。一是要打造多元化的港口物流金融服务,要对整个物流企业的所有环节都能提供完善的服务流程。二是要抑制港口企业的信贷规模,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慎用杠杆,以免坠入杠杆不断加大的恶性循环。金融机构要对港口业的资产配置、财务状况、偿债能力等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杠杆的使用适应生产发展的需求。
降成本方面,要同时关注降本增效。一是随着人工成本上升,“以机器替代人工”将成为必然选择,加快港口物流机械化、自动化,是降低人工成本的不二选择。二是政府要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三是运用“一票到底”的多式联运模式,以最简便方式、最佳运距、最短时间完成运送程序,使物流的效率与效益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四是可以将港口信息、实时AIS信息、船舶信息、公司名录和联系人信息、海洋天气信息、航行危险区域信息集成到综合航程管理中,通过电子地图,统一通讯系统。
补短板方面,大连港两翼产业港开发建设相对滞后,后方集疏运体系尚未构建完成,是我们当前面临的突出短板。一是要持续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保持一定的建设投资规模,推进主体港区功能调整优化,推进两翼支撑性开发建设。加强港口与临港产业互动,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用海、规划等问题。二是要加快港口内部改革和转型升级,围绕打造运输成本更低、服务效率更高、面向亚欧东西双向运输的高效供应链系统目标,统筹推进高效顺畅多式联运体系的构建、口岸便利化提升、信息化互联互通、运营组织提质增效等工作,切实降低整体物流成本,提升港口枢纽地位。三是坚持问题导向,运用系统化思维,对建设生态港口、发展绿色物流开展顶层设计并充分发挥科技进步的引领作用。
(作者分别为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大连海事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