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用技术唤醒机器 智能经济不是简单的升级
波士顿咨询合伙人、董事总经理李舒则认为:“互联网IT技术曾经是我们开发物理世界的主要工具,我们借此消除了资源与信息的不对称,如果说互联网IT技术之于经济,是一只无形之手,那么今天的智能科技之于经济,则是会思考的智慧之脑。”
智能科技是智能经济开疆拓土的重要基石和有力推手,随着智能科技的日新月异,智能经济也仿佛“伸手可及”。但在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机器智能首席科学家闵万里看来,只有将最先进的数字经济及智能技术应用于最传统产业,才能激发最大活力。
数字孪生(Digital Twin):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更新、运行历史等数据,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在虚拟空间中完成映射,从而反映相对应的实体装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
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让很多行业面临跨界竞争,也为制造业提供了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支撑,使新的业务模式,更高效的管理模式变革成为可能。
Digital Twin是一种超越现实的概念,可以被视为一个或多个重要的、彼此依赖的装备系统的数字映射系统。
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技术近两三年非常火,但投资规模和产生的效益还远未达理想水平,何时引入何种技术,对企业来说还是一道必答题。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智能服务机器人的普及为标志,世界将迎来一轮机器觉醒。针对每个‘单体’的个性化的分析和判断,将成为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其典型特征就是供需结构零错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部长马名杰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这一轮科学技术进步对全球价值链及企业的竞争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无论是企业、高校还是科研机构,很难独立完成封闭式的创新,企业间甚至竞争者间协同创新,才能重构竞争力。
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等等人工智能的发展,带动工业数字化转型进入黄金期,制造业的智能化改造成为热潮,也变成一门比较划算的生意。
供需结构错配:供需结构错配主要表现为过剩产能处置缓慢,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供给侧结构调整受到体制机制制约,市场供给不适应市场需求。
Digital Twin是智能制造系统的基础,这是逆向思维在工业领域的一次壮举。人们试图将物理世界发生的一切,塞回到数字空间中。只有带有回路反馈的全生命跟踪,才是真正的全生命周期概念。这样,就可以真正在全生命周期范围内,保证数字与物理世界的协调一致。基于数字化模型进行的各类仿真、分析、数据积累、挖掘,甚至人工智能的应用,都能确保它与现实物理系统的适用性。这就是Digital Twin对智能制造的意义所在。(记者刘艳)
近年来,数字经济席卷全球,各行各业都受到极大冲击,如何把握数字经济浪潮,成为决定企业未来发展的生死选择。
如国际数据公司(IDC)中国区副总裁武连峰所说:“先入场不一定意味着受益最多,选择最合适的时机切入,才能产生最大的价值。”
近日,联想集团发布联想数字化转型咨询服务(以下简称联想咨询),为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给出行之有效的“联想路径”。
在这个场景之中,以5G、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数字孪生等为代表的技术,将帮助人们更广、更深、更快、更准确地挖掘数据宝库,参与、指导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改造。
如联想集团副总裁、首席研究员田日辉所说,多数企业由于战略目标不清,实践经验欠缺,价值闭环缺失,专业人才匮乏,数字意识不足等问题,让智能化转型之路难见成效。
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软件产业处处长张毅夫对科技日报记者说,我国的工业企业、制造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发展情况不同,企业数字基础薄弱,企业水平参差不齐,转型需求差异显著。他说:“在企业自我补短板的同时,如何依托巨大的国内市场,培育我国自主可靠数字化转型方案供给方,将供给和需求匹配起来,是推动我国工业发展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制造变智造推进新工业革命
阿里研究院发布的报告《解构与重组:开启智能经济》预测了下一个10年智能经济的浮现,在阿里看来,智能经济是使用“数据+算法+算力”的决策机制去应对不确定性的一种经济形态,而产品、个体、组织、产业、世界都将完成微粒化的解构和智能化的重组。
据了解,联想咨询服务将从数字化战略、数字化业务和数字化技术三个方面着手,针对客户个性化需求,提供从规划设计、专业技术到业务赋能的全链条服务,实现端到端的价值闭环落地。
“工业是立国之本,是实体经济的主战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关键,是工业高质量发展重要动力。我国的工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生产效率较低和品牌影响力不够等短板制约着工业高质量发展。”张毅夫说。
据阿里研究院预测,数据和智能与制造业的融合,将催生数个十万亿级产业,未来10年个性化定制将成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