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阿里腾讯在海南智慧城市之争
阿里腾讯在海南智慧城市之争
2019-01-14 13:59 来源:雷锋网 腾讯 /落户 /大脑
原标题:阿里腾讯在海南智慧城市之争
在智慧城市领域,阿里和腾讯至少在上海、重庆、雄安等城市正面交锋过,但是从进度来看,并没有发出剧烈竞争的信号。
但眼下,这股热火烧到了海南——两家巨头在新的战场“狭路相逢”。
1月13日,海南省三亚市政府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城市超级大脑、产业发展合作、产业空间建设、城市品牌宣传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与此消息一同宣布的还有——腾讯将在三亚设立区域总部。
“区域总部”这个实体并不是企业随便就设立的,距离腾讯上一次设立区域总部还是在重庆智博会(西南总部)。但基本上,与腾讯华东总部类似,都是负责一个区域而非一个省或城市。从这次签约来看,在海南省单独设立,足见重视程度(大体与海南市场较为独立相关)。未来,这个区域总部将重点运营腾讯的超级城市大脑等项目。
自贸区成为巨头“挺近海南”的新动力
提到巨头挺进海南,不得不提的是“海南自贸区”——获得国家政策红利“密集轰炸”的热门区域。
2018年4月13日,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同年10月16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这意味着自贸区正式开启建设之路。
这成为了吸引BAT等巨头扎堆进入海南的重要因素。实际上,自贸区是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表现和举措,被赋予了极大的政治经济改革自主权,营商环境必将极大改善。
国家文件就明确要求,自贸区需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对外资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围绕种业、医疗、教育、体育、电信、互联网、文化、维修、金融、航运等重点领域,深化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推动服务贸易加快发展,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等等。
对于重度参与国际化运作的阿里和腾讯,来海南,是必须落下的一步棋。
在海南的布局:腾讯“面”更广,阿里“点”更深
于腾讯而言,与海南有着多方合作的渊源。具体表现为在合作的“面”上可能更广。
2014年10月,腾讯第一次把全球合作伙伴大会选在北京之外的地点举办——海南软件园。此后腾讯众创空间、腾讯互娱基地、腾讯QQ创意产业园、腾讯云基地开始进入海南。
2015年,海南省与腾讯携手打造全国首个腾讯“互联网+生态”村。
2016年8月23日,腾讯一年一度的动漫游戏嘉年华落地在海南海口。
2018年2月份,海南省与腾讯、腾讯合作企业方分别签署了6份合作协议,项目涵盖了互联网产业、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政务服务以及“腾讯系”海南企业的增资投资协议。
2018年5月,100亿级项目“海南腾讯生态村”破土动工。目前园区已聚集腾讯直投公司12家,生态系企业100多家。
图为马化腾、马云与海南省省长沈晓明3人,图片来源:海南日报
2019年1月13日,腾讯表示在海南已经申请了互联网医院牌照,在海南生态软件园建立的实体远程会诊中心今年就可投入营业。
值得一提的是,马化腾实际上是出生在海南省东方市,他在那里度过了美好童年时光。就读至13岁时就随父母迁居深圳。“一路前行,我心在海南”是马化腾心中的海南情结,并在多个场合表露过这种情绪。
而阿里巴巴与海南的合作则在“点”上表现的更加深入。
2014-2016连续3年,阿里都在海南落下重子。例如阿里文娱南方总部在海南落户,飞猪和淘宝分别带动海南的旅游和网销。
2018年4月27日,海南省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集团在海口签署了全面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数字经济、智慧服务业、信息智能岛、电子商务等方面开展重点合作。
最值得一提的是阿里的城市大脑。这事得从一则震惊业界的招标开始说起。
2018年8月,海口市城市大脑2018年示范项目,以单一来源方式采购,阿里云4.83亿元中标——这成为了目前为止智慧城市领域最为知名的大单。据观察,其采购的是“构建海口市城市大脑”,管理的是“所有的城市数据”,因此看得出来其实践规模和路径与阿里在杭州是一致的(截止2017年10月30日的数据,杭州市已归集59个部门的218亿条数据,实现了36个部门的196亿条数据共享)。
这说明,至少在智慧城市这个领域,阿里其实在海南海口已经逐步成为基础设施。
当时的4.83亿到底砸向了哪里?这是外界一直疑惑的地方。
根据当时的资料显示,海口城市大脑意图构建的是交通、旅游、医疗、政务、物联网、移动办公等6个领域的智能化相关应用,优先采集的是自然人和企业在内的城市信用数据、全市10万台设备接入的城市感知数据,包含前端设备和互联网数据在内的交通数据、包含人/景/企在内的全域旅游数据、集成医院HIS、CIS、LIS、RIS和各大医疗监管系统的医疗数据等。
交通被排在了6个智能化应用的第一位,这可能与海南省的旅游经济有关。交通方面一直是阿里城市大脑的强势项目。而在腾讯,超级城市大脑也重点关注交通。
此前腾讯发布了以乘车码、乘机码、智能出行助手、定制巴士、城市神经中枢在内的智慧交通产品。截至目前,全国超过5000万用户在使用腾讯的乘车码,覆盖城市超过了100个。
商业探索成共识 “无法一家独占整个市场”
技术问题已经解决了(比如腾讯超级大脑背后是“云智天枢”的人工智能服务平台,阿里城市大脑背后是云管边端一体化技术,黑科技盘根错节),但是落地智慧城市也好,或者说更具体的智慧交通也好,摆在阿里和腾讯面前的必然是商业化问题。
腾讯公司副总裁郑浩剑此前告诉雷锋网,对于腾讯来说,在进行普惠探索的现阶段也会规划未来的商业化路径,但基本上是线上商业化+线下商业化的模式,同时还会与腾讯的5大内容产业进行深度融合(游戏、音乐、文学、动漫、视频),在满足民众需求前提下,将其碎片化时间充分利用。后期,腾讯还会在智慧地铁、安全地铁、智能调度上做下功夫。
但是外界不用太过纠结,阿里和腾讯一直是商业化的能者,无论采用何种方式,他们最终都会回到商业化的初始轨道。
对于竞合关系,阿里和腾讯都觉得自己一家吃不下整个市场:
“市场太大了,某个公司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把全国那么多城市一下子全部上线了,工作上会有时间先后。”
此前腾讯云副总裁王龙告诉雷锋网,即便阿里的城市大脑提出更早,但腾讯的超级城市大脑也具备后来居上的能力,原因在于:
“赶上了物联网、5G、深度学习的一个浪潮,并考虑了这种趋势。”
在海南,双方的AI、云计算、IoT、大数据、社交以及支付等技术与应用必迎来正面碰撞。
海南如何成为了两家巨头的香饽饽?
海南的互联网产业曾不被看好,类似于今天的上海。
大家眼里,海南是个玩的地方,打高尔夫的地方。2008年一次海南信息产业发展主机厂商会上,包括微软、爱立信以及众多国内互联网公司高管,相顾无言,觉得在海南搞信息产业可能有些不切实际。
但是在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在海南举办,百度、阿里、腾讯却都纷纷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