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深圳人才故事】郭仁忠: 智慧城市的“追梦人”

2019-02-12 14:22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h文合集 小荷欲绽 妈妈美丽的大屁股 三千美娇娘 np辣文 h文书包网 山村教师 神雕之江山美人

[编辑:]

“开弓没有回头箭”——在1996年以后的岁月里,“郭仁忠”这个名字终被城市所铭刻,在深圳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进程中,他留下了堪称“历史”的足迹:20世纪90年代初,郭仁忠在国内最早进行地理信息空间分析研究,出版了该领域国内最早的理论专著《空间分析》;90年代后期,他在深圳主持建成我国最早的基于GIS技术的大型分布式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引领全国的国土资源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针对深圳土地资源管理的实际需要,郭仁忠从2006年又开始组织团队开展“三维地籍技术研究”,成功解决了三维拓扑关系自动构建等核心技术难题,在国际上率先研发成功三维地籍实用系统,确立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前沿地位,并获得2011年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

深圳建成首个全员联网办公的电子政务系统,也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政府,成为政府治理模式转型的一个成功案例,被誉为“深圳模式”。时至今日,该系统仍然是电子政务管理系统中,国内规模最大、数据最为复杂的系统之一。

郭仁忠表示,信息化、数字化以及今天的智慧化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深圳只是领了风气之先。高效规范的政府运转,带来的绝不仅仅是经济效益,更在于政府的科学决策、规范行政等带来的社会成本降低、营商环境改善等一系列正向连锁反应。

郭仁忠带领团队所取得的成果,为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在长远战略发展布局上贡献了必要的科技基础。2013年12月,郭仁忠当选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身为深圳规土委副主任的郭仁忠当选院士,被外界视为“只有深圳才能创造的奇迹”。对此,郭仁忠也深表认同,他说:“感恩深圳!40岁来到深圳,57岁当选院士,80%以上的成果都是在深圳产生的,我是实实在在深圳培养出来的院士!如果不是来到深圳,我很难成长为院士,很难诞生这样的成果!”

“第四届国际智慧城市博览会”下半年在深圳举行,来自世界各国近40个城市的市长参加了市长论坛闭门会议,郭仁忠应邀出席与城市管家们一起讨论智慧城市建设问题。作为一个GIS专家,郭仁忠对GIS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举足轻重的价值和不可或缺的作用有着更清晰的认识和思考。他率先提出以城市地理空间为载体实现数据集成,以空间语义关联实现数据的深度融合,为各类智慧城市系统提供一个共性的开放式的二次开发环境,这一建设智慧城市操作系统的战略构想在业界及相关领域引起了极大反响。

目前,郭仁忠正带领团队开展智慧城市相关核心技术的研发,包括泛在感知、城市建模、大数据分析等等,覆盖智慧交通、安全应急处理、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大数据等领域。其中,一项重要基础性研究工作是真三维的虚拟城市环境建模及应用,即在计算机世界里,以数字孪生的形式,将城市地理空间从地上到地下、从室外到室内进行虚拟重构和立体呈现,而后,在这个数字化的虚拟城市模型上整合各类城市数据,静态的如社会、经济、人口信息,动态的如道路监控视频、手机移动信号等,形成一个可分析计算、可仿真模拟、可视觉感知的数字城市。郭仁忠说,这样的一个数字城市,可应用于多种城市治理和服务场景,如规划方案模拟、交通仿真、公共资源配置、生态环境监测等各个方面,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很多。

他乡变故乡,为深圳他赌上半生学术声誉

作为改革开放窗口城市,深圳有着集规划、国土、房地产管理于一体的优越体制,也正因如此,规划国土局的各级窗口,每天需要应对数千人办事流量、每年十几万份办文量,效率和成本不匹配,以及由此带来的不规范、权力寻租初露端倪。为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决策失误、扼制权力寻租空间,且预见到深圳必定在国土资源开发进程中,从以建设为主逐渐过渡到以管理为主,深圳市规划国土局启动了规划国土管理信息化工程,提出了“把权力交给电脑”的响亮口号。把土地出让、地价测算等130多项政府业务统统搬到网上,通过信息化管理有效支撑城市快速发展,建设廉洁、规范、科学、高效的政府机构。

深圳市规划国土信息化建设影响巨大,所创新和引领的“无纸化办公”、“窗口式办文”、“公文督办”、“电子信访”等电子政府模式,后来逐渐成为各地政府及政府各部门电子政府的标准和范式。2000年,深圳市规划国土信息化工程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第一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政府信息化工程,也是深圳建市以来首次在这一国家级科技奖项上开花结果。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深圳经验无法复制?国家批复“金土工程”

“我是一个没有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的人,没有座右铭,没有特别爱好,最大特点就是尽自己可能做到最好!”

回顾学习历程,郭仁忠感慨道,“我很幸福,生活在和平年代,成长的每一步都是时代背景下最正确的选择。特别是经历、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从家贫国弱到民富国强,历史早已沧海桑田,感谢国家给老百姓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幸福。”

正如郭仁忠的描述,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完美主义者,而这种苛求恰恰是科研领域最宝贵的精神。任何一份报告,正式开讲之前,他会一直修改;电子课件,他从不用旧版本……他始终在尽最大努力,精益求精,不留遗憾地做好每一件事、完成每一堂课、攻克每一个难关、指导好每一个学生。修改论文、指导课题,他都会附上一句:“最后一个为准!”

深圳样本诠释 “四个自信”

深圳的发展历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诠释范本。郭仁忠相信,“深圳过去的成功以及现在、未来的辉煌,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四个自信’。”

“留,还是走?——校方领导万般挽留,留在武汉大有可为;去深圳开疆拓土,要赌上半生的学术声誉和未来,不成功就是‘败军之将’。”这是他第二次面临如此相似而重大的“人生选择题”。

“创新是深圳的基因,而深圳在各个领域的健全制度和领先思维,成就了每一个想做事的人,让人每天都有创新的冲动,总希望拿出更好的成果,必须技术更成熟、更有新意,否则会有点不好意思。”郭仁忠补充道。

改革开放四十年成就了深圳,这座城市的发展让全世界刮目相看,无论是学者、科研人员、企业家,都被她深深吸引着。在这个产业天堂,现代制造业的完整生态在深圳茁壮生长,齐备的产业链布局让世界为之惊叹。甚至美国科技界流行着这样的认知,科研项目成功后第一时间飞往深圳,因为只有深圳可以用最短时间、最节约的成本将想法变成产品。

“到最需要我的地方去!” 让脚步追随梦想

延伸阅读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