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智慧城市10年:技术赋能,群雄逐鹿
2013年1月
顶层设计整合数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等部委下发《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2016年)》等文件,首次对智慧城市开展全国范围内的综合评测。
本版图片/视觉中国自2008年智慧城市理念孕育而生以来,我国智慧城市已然成为全球最大的实践地。政府进行顶层设计,推动数据整合、共享,提升政务等应用领域的智慧程度,企业借助数字技术,提供各类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与产品服务;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都已然达成共识,致力于为城市居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全社会的勠力同心,将为中国城市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时代。
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将智慧城市正式引入规划之中。
顺应趋势群雄布局
国家标准委先后发布了包括《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指南》等多项智慧城市标准。
2017年-2018年
不过,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智慧与力量一起努力。因此,在政府积极作为的同时,企业也为此在不断努力,推出相应的产品与服务,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这串数字的背后是智慧城市从“问题导向”到“解决导向”的跨越,也是智慧城市建设逐渐明确定位的过程。
目前,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驱动全球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全球已启动或正建的智慧城市多达一千多个。其中,有近一半的城市在中国。截至2018年11月,全国100%的副省级以上城市、90%的地级以上城市,总计700多个城市(含县级市)提出或在建智慧城市,已有277个智慧城市试点和3个新型智慧城市试点。
2020年
在此基础上,十九大至今,则是对智慧城市理念进行了深化和拓展,更加突出城乡统筹和城乡融合发展等理念,是为第四阶段。
但伴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2008年11月,IBM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彭明盛发表了题为“智慧地球——下一个领导人议程”的演讲,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智慧城市由此孕育而生。而这也是人类首次从技术角度定义城市。技术成为人类城市发展的新动能。
2008年底到2014年8月是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是各地智慧城市部门摸索发展,相对无序。而2014年8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25个部委组成的“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部际协调工作组”的成立,标志着第二阶段的开始。各地智慧城市的建设进入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统一指挥的建设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