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简析协作式智能交通系统
协作式智能交通系统可以为驾驶员及车辆提供提示或者进行主动干预,其中提示功能会更易开发并投入到实际应用中。
道路施工告警
交通信号等直接向车辆发布等色变化信息,使车辆能够及时控制车速
辅助信号控制
公路与铁路交叉口,当列车临近时,向周边车辆告警
当检测到前车时,对潜在的碰撞进行预警或干预
车机通信(V2N),车辆与移动装置,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或导航设备等之间进行信息交互
传统的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在国内已经受到了充分的重视,建设规模也逐年上升,但现有的智能交通系统一般采用了传统的中心——外场结构,交通信息获取途径不仅手段单一,数量也非常有限,对于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而言,缺乏准确性与及时性,随着通信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的进步及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协作式智能交通系统”(C-ITS)概念逐渐成形。
一般说来,协作式智能交通具有如下的信息交互手段
智能交通系统是信息与通信技术与传统交通技术的结合,
这个例子仅仅是协作式智能运输系统的功能之一,协作式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最重要也是最明确的特征是,为道路安全、环境和提高运输效率提供了一个具有潜力的新平台,在该平台基础上可以有多种应用,如下表所示
公铁交叉告警
车车通信(V2V),车辆之间交互信息,特别是安全相关的信息。
道路施工方向周边的车辆广播施工信息
应用
在实际情况中,这些界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警车向道路上的其他车辆发送信号属于车车通信,但当警车到达事故现场,并向作为路侧设施的一部分,向其他车辆发送警告信号时,又成为了车地通信的一部分,其实,所有的发送与接收信息的装置都可以视作一个“智能交通节点”,是整个智能交通网络的一部分。目前,车车通信应该是最早能够投入应用的,一些主流汽车厂商已经尝试实际应用。
盲点检测
其实,协作式智能交通系统可以用一个简单例子说明,当配备无线信标的车辆接近路口时,可以给出其位置、速度和行进方向等一系列信息,另外的车辆接近同一路口时可以接收到这些信息,并向驾驶员提出警示。当车辆有相撞的危险时,即使是在视线受阻的情况下,车内报警系统也可以及时向驾驶员提供信息。
当检测到路口有发生事故征兆时,向驾驶员告警
协作式智能交通系统需要多方面共同参与,因为协作式智能交通系统并不是一个协作式的系统,而应该是由各系统互相协作的集合体,车辆之间以及车地之间信息交互的能力可以为车辆及驾驶员提供更多的信息,车辆搭载传感器也将突破本车的限制,集合更多车辆的信息,拓展感知范围。
车地通信(V2I),车辆与交通网络中的设施,包括道路与交叉口等,电子收费即是其案例之一
当视界不良时,向驾驶员提供信息
由于建设的成本问题,车地通信大规模建设并投入使用还需要一段时间,但可以在一些事故高发点及无人看守的公铁交叉口先期建设使用。
避免路口告警
描述
当车辆急刹时,自动向周边车辆发出警告以避免追尾
在欧洲,协作式智能交通系统的定义是:基于车车通信、车地通信和地地通信的智能运输系统,各系统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互,可以向出行者提出建议,让设施进行有效运行,与单个系统相比,可以提高交通安全性,可持续性,效率及舒适性。
避免事故,预警
急刹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