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德勤: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要打破数据开放和共享的瓶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
德勤: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要打破数据开放和共享的瓶颈
2018-08-22 15:17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卓泳
8月22日,第四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本届博览会以“新时代、新征程—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为主题。据不完全统计,本届智博会吸引了260余个政府组团,来自英国、韩国、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8个国家的250余位国际嘉宾,以及2万余名企业家代表,参会参展人数超过10万人次,均创历史新高。
据了解,改革开放40年,中国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提高至2017年的58.5%,城镇常住人口由1978年的1.7亿增长到8.1亿。但是,随着城市发展,城市管理也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何华武指出,一方面存在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资源浪费等问题,制约城市的运行和管理;另一方面,人们的社会需求日益增长,城市公共政策和管理服务却相对滞后,影响着市民的生活幸福感。
事实上,许多城市在城市化建设中都提出了“智慧城市”的规划和构想。数据显示,在中国新一阶段的城市建设过程中,截至目前,全国100%的副省级以上城市、76%以上的地级城市和32%的县级市,总计约500座城市已经明确提出正在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在国内,如平安、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多家大企业也加入到智慧城市的软硬件建设中。
一直致力于推动智慧城市发展的德勤,积累了全球超过一百个智慧城市项目的建设案例和经验,德勤中国政府与公共服务主管合伙人马炯琳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大致可以朝着五个方向努力:第一,转变以往从政府推动、从基础设施建设开始的建设理念,真正以人为本,关注到市民的真实需求,构建智慧民生服务体系;第二,真正能提升城市治理的效率,建立相关的评估体系;第三,促进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数据开放和共享;第四,发展绿色经济,构建智慧生态、环境等;第五,提升网络和数据的安全。
马炯琳特别强调,数据共享和开放是目前最主要的瓶颈,如何进行数据的清洗、对数据资产的定义和规范化来促进开放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城市有关部门应该更加注重从前端的场景设计出发,结合每个城市的特点,把真正的需求梳理清楚,从需求出发,这样才能避免重复建设、无效投入等问题。”马炯琳认为,智慧城市的建设要真正从粗放式的发展向精细化的转变。(卓泳)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