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智慧城市之路格局初显 四大领军巨头各显神通
图集
新华网北京8月23日电(李若愚)自2008年被首次正式提出以来,“智慧城市”转眼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这是一个风口,中国平安、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知名企业正在积极占位。这也是一片蓝海,各家企业既有竞争、也有协作,殊途同归。
有业内人士生动形象地用英文中的“道路”一词——PATH——来形容中国的智慧城市发展建设之路。其中,P指中国平安,推出系统解决方案;A指阿里巴巴,其优势在商业领域;T指腾讯,提出要“连接一切”;H指华为,强调基础研发。
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经历过城镇化、工业化向信息化迈进不同,我国城市正处在 “三化”同步快速推进时期。建设智慧城市没有模板可寻,如何打造中国特色的智慧城市是各界关注的话题。
中国平安:全面解决方案
平安智慧城市建设以“智慧、智理、智效”为理念核心,依托智能认知、人工智能、区块链和云科技四大核心技术,构建了“1+N”平台体系,即1套“智慧城市云”平台,集成平安全球领先的创新科技,有力支撑N个智慧城市板块,包括智慧政务、生活、交通、医疗、环保、教育、财政、安防、城建、扶贫等,均是与社会民生息息相关、与平安主业紧密结合的服务领域。
与其他企业相比,中国平安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突出优势有两大方面。一是提供全面解决方案:以“全面建设智慧社会”为企业使命,致力于让人民能够在智慧社会收获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二是抓住了最核心的领域——财政和医疗,前者关乎城市的生死,后者关乎城市居民的生死,两者都是智慧城市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以智慧财政为例,平安构建了四大云服务,即智库云服务(辅助决策)、交易云服务(融资交易)、数据云服务(集中运算)、政务云服务(底层管理),具体包括24个大模型,监控100多个指标,实现地方资产负债“摸得清、管得住、来去明、利用好”。同时,智慧财政可生成财政动态分析报告,实现公共资产及债务管理现状、近期资本市场投融资动向、资产负债优化措施建议、资产负债调整工作实施进展、税费申报征缴情况、税务防渗漏建议。
再以智慧医疗为例,平安打造“防控+诊疗+保障”联动模式。其中,在智能疾病防控方面,建立精准疾病预测模型。在医疗健康档案方面,实现医疗电子处方区块链流转、电子凭证安全可溯源;整合个人医疗卫生服务记录,串联医疗和金融场景,向用户提供一体化服务;建立具有互操作性的医疗健康信息共享平台。
阿里巴巴:建设城市大脑
在一定意义上,建设智慧城市就是要实现城市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协调、高效运行。对于依靠电子商务实现腾飞的阿里巴巴来说,管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自然是强项,这也成为阿里巴巴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
对于智慧城市,阿里给出的解决方案是阿里云ET城市大脑。去年11月,科技部公布首批4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其中就有依托阿里云建设城市大脑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阿里云ET城市大脑以阿里云弹性计算与大数据处理平台为基础,结合机器视觉、大规模拓扑网络计算、认知反演、交通流分析等跨学科领域的顶尖能力,在互联网级开放平台上实现城市海量多源数据的收集、实时处理与智能计算。最终目的是通过数据计算出最佳需求匹配最合适的资源,达到既不存在某些地方资源不足也不存在某些地方浪费的最佳状态。
此前,阿里云ET城市大脑已经运用于智能交通管理,未来将向医疗应急调度、城市管理、环境治理、旅游开发、城市规划、平安城市、民生服务等七大领域拓展,从智能交通管理全面升级为整个城市的人工智能中枢。
腾讯:从连接到赋能
作为中国互联网市场上第一款月活破10亿的应用,微信之于腾讯的意义不言而喻。微信将人与人连接起来,也就成为其他互联网各种应用的流量出口和连接器。从微信到海量用户群,再到社交关系链,再到各种场景的支付手段,再到云平台,这一链条水到渠成。
从腾讯的智慧城市相关解决方案来看,其所掌握的“连接一切”的优势十分明显。
根据“腾讯互联网+”官方网站,目前腾讯定制的解决方案包括互联网+智慧医院、互联网+社会保障、互联网+警务、互联网+交通等。
以互联网+交通为例,腾讯希望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地铁云、公交云、机场云、航空运、物流云等行业云,同时在每个行业领域挖掘更多共性的应用场景,针对不同场景推出精准营销、数据分析等出行方案,助力交通领域实现智能化转型。
再以互联网+警务为例,解决方案涉及警务民生、警务决策、警务办公、数据分析等领域。例如,警务民生领域包括微警务平台、牵挂你防走失平台、酒店无证入住系统、电子证照、网上报警平台、一键挪车服务、快处快撤、随手拍举报发红包等。
华为:打造城市神经系统
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依托强大的研发和综合技术能力,为企业客户提供全面、高效的ICT(信息和通信技术)解决方案和服务。
根据华为的表述,华为认为,智慧城市应当像一个有机生命体,而赋予生命力的是神经系统。神经系统不仅包括城市大脑,还包括从大脑到末梢的神经网络。从端点感知、信息传送、大脑分析决策、再到反馈指令、完成行动,需要一个完整的神经网络来实现闭环。华为以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最新规模商用的技术,打造智慧城市的神经系统,同时依托华为在多种技术上的创新与积累,为客户构建智慧城市的开放平台,向下兼容多种终端,向上支撑各种应用。
如何打造城市神经系统?华为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是“一云、二网、三平台”。其中,“一云”指云数据中心,“二网”指连接人的城市通信网和连接物的城市物联网,“三平台”包括大数据服务支撑平台、ICT应用使能平台和城市运营管理平台。其中,云和平台构成了城市的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二网”就是周围神经系统;而上面的各种应用就是在这套神经系统的基础上生长出来的各种器官,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科技赋能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整个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基础设施、资源环境、市政管理、产业经济和社会民生等方方面面,通过城市各运营系统核心信息的感知、传输、处理、分析和共享,最终实现城市资源整合及智能化反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