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深圳市金光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杜锦周:立足特区三十年,铺
当然,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比不过一个团队、一个集体的力量,为了承担更多、更大的社会责任,杜先生坚定地加入了深圳市龙川商会,并担任常务副会长一职。他认为深圳市龙川商会作为一家立足深圳,服务广大在深龙川企业家的社团组织,应找准自己的定位,切切实实地服务好会员,认认真真地为家乡、社会做贡献。对于商会的未来,杜先生充满了信心,他坚信在刘绍柏会长的带领下,龙川商会必将在新的一年里以全新的面貌适应新常态,迎接新挑战,奔向更加辉煌的明天!当我们试着找出一个词语来形容杜先生时,晃过脑海的有“谦逊”“严谨”“认真”“质朴”“担当”等等,但思来想去觉得还是用“执着”来形容最为恰当。
在这一次又一次的改变中,始终不变的是杜先生对于梦想的坚持。因为心存梦想,当金光道中标深圳市交警局工程时,为了攻克一项项技术难题,白天他坚守在工地上,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晚上他奋斗在书桌上,翻阅着各种资料,认真钻研;因为心存梦想,即使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没有汽车运送设备,他也毅然选择用三轮车,每天往返十几公里,一点一点送往工地;同样是因为梦想,他们最终用六周的缺眠少休点亮了深圳特区街头第一盏红绿灯,在赢得深圳市交警局认可的同时,也吹响了金光道大踏步前进的号角!
> 人物专访 > 正文
评论排行
深圳市金光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杜锦周:立足特区三十年,铺就智能交通“金光道”
数十年来,他为家乡的医院、教育、修桥铺路、扶老助孤及支援全国各地救灾抢险等捐款近六百多万元。2003年,他曾一次性捐款171万支持家乡鹤市镇建设集“休闲娱乐、体育健身、集会演出”为一体的“锦周文化广场”,为鹤市百姓休闲娱乐搭建了良好平台。2013年,为了奖学助学,帮助追求理想的鹤市学子展翅翱翔,心系家乡教育事业发展的杜锦周先生出资118万元发起设立了“杜锦周(鹤市)教育基金会”。诸如此类善行义举不仅深得家乡父老乡亲广泛赞誉,更彰显出一位客家企业家身上所具有的担当与责任。
面对杜锦周先生深爱的智能交通事业,我们忍不住问他是否曾想过转行,毕竟相对于许多行业,智能交通业不仅入门难,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平,而且获利有限。对此,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做一行,就要爱一行”。但谁能想到呢,他这一做就是三十年。三十年里,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国际化的大都市;三十年里,有人起起伏伏,或转行,或破产;同样,三十年里,杜先生却放弃了各种能给他带来更多财富的转行机会,而选择扎根在智能交通这片土壤上,执着为深圳乃至全国的智能交通事业呕心沥血,冲锋在前。
2015-04-23 09:01:21 来源:tranbbs.com 评论: 点击:
回想杜先生这一路走来,有幼时生活的辛酸,有创业之初的艰难,更有对梦想的坚持,对家乡故土深情的爱。在看似平凡的人生里,杜锦周先生以一种毫不张扬的姿态为深圳特区的建设,为家乡各项事业的发展奉献了自己无悔的青春。或许,在今天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将有越来越多企业家和企业超越杜先生和他的金光道,但是只要你来到深圳,走过那条广受赞誉的全国最长的深南大道,金光道为深圳现代化交通事业所做的一切就得到市民的交口赞誉,深圳特区任劳任怨开荒牛应该得到人们的尊重。
曾有人这样评价杜锦周:“他就像一个邮差,三十年如一日地带领团队,和大家一起分享着工作中的苦与乐。”
责任编辑:佚名
延伸阅读:
将一位深圳智能交通的开拓者、先行者形容为“邮差”似乎并不妥当,但谁说不正是凭着“邮差”一样的执着、认真,金光道才可能每一次走在国内乃至国际智能交通行业的先列,金光道也才能在日新月异的改革浪潮中始终屹立不倒,经久不衰。
相关热词搜索: 金光道 杜锦周
上一篇:大为科技:Witcs第三代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如今,当我们环顾四周看一看日新月异的深圳,我想杜先生一定深感欣慰。因为在三十年的陪伴里,他能够站在这片热土上,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看着深圳一天天地长大、变美!作为一个甘愿将青春年华奉献给深圳智能交通事业的企业家,我们更不应该忘了他对社会,对家乡无私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