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多方合力破解“城市
作为智能科技落地应用的载体,近年来平安集团智慧城市项目在提升城市运营效率、简化办公流程、建立疾病预测、透明财政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实践,其智慧城市生态圈崭露头角。
在本届智博会上,中国平安设立了专馆,围绕“科技、生态、人文、共赢”四大核心关键词,通过表演秀、VR/AR 模拟、实景体验等科技手段着重展示智能认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科技等平安核心技术在智慧城市各场景的实践应用和效果。
目前,中国平安已与西藏自治区、重庆市、南宁市、深圳市等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今年7月,中国平安与长沙市政府在长沙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长沙市“公共资产负债管理智能云平台”(简称“智慧财政”)正式上线,标志着长沙市首次实现对政府资产负债的全方位、全口径智能管理。
对于城市来说,人是主语,城市因人而生,人的需要决定了城市的面貌。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此前,北京南站“打车难”现象引发热议;每逢小长假,高速路成“停车场”的新闻也在不断刺痛公众神经。在这一背景下,人们对城市治理、城市服务、城市产业发展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解决“城市病”的需求日益强烈。
+1
图集
“智慧城市”建设响应时代要求
随着信息化应用的普及,城市迎来了重构的契机,智慧城市应运而生。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科技、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在本质上,智慧城市就是借助信息通信技术等现代科技,提升城市整体的效率和居民生活质量。
党的十九大对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作出战略部署。当前,各地正依托大数据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积极打造“智慧城市”,试图从根源上破解“城市病”难题。
新华网北京8月20日电(李若愚)当前,我国城镇化已进入关键发展阶段。然而,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也引发了一些经济社会问题。人口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城市病”呈高发态势,破解“城市病”难题,出路何在?近年来,世界各地如火如荼的“智慧城市”建设,或许是一种思路。
积极投身于各地智慧城市建设,中国平安已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涉及智慧政务(包含智慧城市云)、生活、交通、医疗(包含医疗、医疗科技、医保科技、好医生)、环保、教育、财政、安防、城建、扶贫等领域。在智慧交管领域,助力深圳交警五一期间试行大鹏半岛“预约通行”项目,实现拥堵警情下降26%,路况动态预测准确率超过90%;在智慧医疗领域,智能疾病预测平台实现深圳流感预测准确率超过90%;在智慧口岸领域,AI水客监测平台实现深圳水客走私查获率从7%提升为48%;在智慧生活领域,深圳市民线上服务统一入口“我的深圳”APP,为市民提供700余项政务与便民服务。
致力于发展智慧城市的知名企业不只中国平安一家。有业内人士生动形象地用英文中的“道路”一词——PATH——来形容中国的智慧城市发展建设之路。其中,P指中国平安,A指阿里巴巴,其优势在商业领域;T指腾讯,提出要“连接一切”;H指华为,强调基础研发。与其他机构相比,中国平安的优势一是全面,二是抓住了最核心的领域——财政和医疗,前者关乎城市的生死,后者关乎城市居民的生死 问题,是智慧城市建设中最为关键的环节。
做智慧城市全面解决方案提供商
除长沙以外,中国平安“智慧财政”已在南宁上线,并将逐步在多个城市上线,助力地方政府“管账”、“省钱”。以南宁市为例,自2017年6月上线以来,融资服务平台累计入会会员268家,其中金融机构会员120家,企业会员148家;累计挂牌项目总金额292.64亿元,已完成竞价项目237.24亿元,累计为南宁市国有企业直接节约融资成本超过1.4亿元。此外,南宁产权信息平台自上线以来,累计成交60宗各类产权投资项目,总标的金额超过11亿元,溢价超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