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揭秘:万亿级智能建筑市场的“幕后功臣”
事实上,我国已有一些公建项目率先应用了BIM技术,譬如闻名世界的上海迪士尼。那么BIM究竟是什么?能帮助我们解决哪些问题呢?作为技术+实施管理人员的您,真的懂它吗?
BIM能使设计图纸是真实情况的真实反映。
4、BIM不是设计软件
2、项目实施中图纸的问题
BIM能保证项目按预定的工期建设完成;
像BIM一样,一些新技术的出现简直就是设计师的福音,利用这些炫酷的“黑科技”,企业不但解决了建筑设计中施工图标准化、精准化、自由转换等难点和痛点,还大大提升了设计效率,缩短了工期,又能保证产品的真实性,让客户提前得知装修预算,促进用户体验升级。
BIM能使建成后的建筑得到更高的市场回报率;
1、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BIM能把设计图纸的错误在招标前均找出来并处理好;
在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建筑中总能看到“注意脚下”和“请勿碰头”的提示牌;
项目前期设计时,业主花钱请各专业设计师进行项目设计,完成后把图纸交给业主;项目中期施工时,施工人员发现各专业有图纸互相打架。施工人员暂停施工,开业主协调会,要求相关设计师变更图纸,改更部分重新计价,业主追加更改部分投资,施工重新开始。
设计变更就是在原始图纸内容无法实现时,根据现有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功能实现。但调整好的图纸必须记住哪里是修改过的,哪里是没修改的,否则竣工图出来后就与实际不符,物业管理按照竣工图去运维时,就会出现水管被打穿的情况。
以上情况,不管谁对谁错,最终都是由业主买单。
项目招投标时,业主按照设计好的图纸进行招投标,并按照质高价低者得的原则确定了项目承包方,但是施工开始后,发现图纸漏了几处。没办法,业主只能请设计师重新补充图纸和重新计价,业主追加投资后继续施工。
BIM不是设计软件也不是信息模型,软件只是BIM的工具,模型只是BIM的结果。
在项目实施中总有 “设计变更”,每变一次业主就是多花一次钱;
在项目实施中有预留洞的地方却是没留,有的留了但不够大。
现实中,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是不会与施工人员进行沟通的,而实施中,施工人员只有在无法施工时才会找设计师做设计变更。因为设计与施工是两个不同的专业,一个是脑力劳动,一个是体力劳动。设计师设计出来的图纸往往太理想化,认为施工人员是万能的,而有些图纸内容在实际施工中的确是做不出来的,或者即使能做出来也费时费力不科学的。这时候就得请设计师改图纸,施工人员告诉设计师应该怎么改,改好了施工人员再按新的图纸施工。
BIM帮助业主解决的问题:
项目设计阶段的专业有土建、结构、机电、弱电、装修等专业,各专业之间分工明确,但沟通合作基本没有。每个专业的图纸单独来看都是正确无误的,但合起来看肯定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多专业设计时缺少沟通与协调。实施时业主组织的各专业协调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是各专业的设计互相打架,就是实物与设计不符。
在项目实施中有部位刚完成又要砸掉重来;
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为“需求分析-设计方案-项目实施-项目收尾-项目运维”,在这个过程中,各阶段都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BIM可大大减少因变更而追加的预算;
图纸的问题最终表现在实施过程中的不断变更,图纸出错的原因各种各样,但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3、业主: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传统医院的安防监控系统大多以视频监控、入侵报警、门禁、巡更等基本功能组成。而对于市级医院,如301医院来说,对内部人员的监管和外来人员的甄别是非常严格的。
BIM能对采购、运输、安装过程进行管理和跟踪;
BIM能动态记录所有设计变更,保证竣工图与实际相符;
2)项目各专业图纸设计太理想化
BIM是让业主完美预见项目未来的机制。在这个机制中,通过BIM工具按照项目预算、预计工期和预定质量来实现建筑信息模型。这个过程中,需要懂专业、懂施工、懂BIM的专业人士来审定信息模型。
3)施工中设计变更频繁
案例分享:基于BIM+GIS+北斗的 医院三维可视化智能安保管理系统
我们先来看下在目前的建筑设计大环境下,项目施工会出现的问题。
就像医院三维可视化安防管理系统基于BIM系统和GIS地理的技术特点,将传统的安防管理界面数据化、BIM可视化;将数据表结构变为三维图形数据结构,形象生动且直观。同时将视频监控点由传统的平面点转变为三维动画立体展示,为医院的特殊安防需求提供安心保障。
[导读]BIM究竟是什么?能帮助我们解决哪些问题呢?
在运维中有时水管爆裂后阀门找半天都找不到;
BIM能把施工方案中不可行的部分查找出来加于修改;
1)项目各专业设计时缺少沟通
在项目装修时容易出现钻断电线、打穿水管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