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智能建筑人才与行业需求脱节

2018-06-25 11:44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滩坂舞 分析新阿瓦隆熔炉 灰原哀h 夏木响子 坐爱高朝是什么感觉表情图片 乌鲁奇奥拉头像 动漫萝莉被虐过程 爱実れい 动漫美女被褥图片

  普通高等教育没有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智能建筑行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得不到学科人才支持。在智能楼宇较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普通高校与职业教育院校较早就成立了培养楼宇智能工程技术人才的相关专业,如英国、香港地区、台湾地区已经形成从职高、高职专科、本科、硕士直至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英国和香港地区还有专门对应的屋宇装备工程师协会,建立起高等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之间的互通桥梁。我国高校现有培养模式各有不同,没有形成规范统一的标准,没有一套合理的系统培养模式,造成国内智能建筑人才与行业需求脱节,目前探索一条正确合理、并且能适合社会需要的智能建筑专业人才是个紧迫课题。

  国内智能建筑的迅速发展对专门从事楼宇智能化相关技术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引起很多高校的高度关注。普通高校自2000年以来,主要基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或“建筑电气工程”等本科学科专业,开设“楼宇智能化”专业方向,探索培养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课程方案。但受普通本科学科专业范畴限制,仅以专业方向来培养跨多学科新技术应用的“楼宇智能化”专门人才,不能满足行业对楼宇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人才的需求。

  高职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与行业急需人才的规格不相适应,在2004年高职规范专业目录出台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比较杂乱,专业名称不统一,曾出现过“楼宇自动化”、“智能建筑”、“楼宇智能化”、“楼宇自动化管理”、“现代建筑自动化”等多个名称。2004年以后专业名称统一为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各高职院校开设新专业,都是以原有专业为基础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扩充、延伸,逐渐成立一个新专业。据调查,高职院校该类专业的形成主要有四种情况:一是由电气类、机电类、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工业自动化等专业改造而来;二是由暖通、空调、建筑环境专业等增加一些自动控制类课程改造而来;三是由建筑类学校的工民建、建筑电气专业改造而来;四是由管理类、物业管理、酒店管理等专业延伸而来。正是由于各高职院校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历史沿革不同,导致各学校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大不相同,有的偏重电气方向,有的偏重机械方向,有的偏重管理方向,进一步导致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有较大差别,没有形成统一认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不规范,与智能建筑的迅速发展对楼宇智能化系统设计、安装调试与系统运行维护新职业专门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

  智能楼宇职业培训和鉴定体系的开发建设与行业巨大的从业人员数量需要提高。智能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数量巨大但操作人员技能水平很低,其中一个根本原因是智能建筑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的新行业,全行业各层次专门人才整体缺乏,导致从国家到地方职业培训与鉴定体系的开发建设速度大大滞后于行业发展。“智能楼宇管理师”是2004年3月国家公布的第三批新职业资格之一,2006年国家刚公布该职业资格标准,相应职业培训与鉴定考核体系正处于加速开发阶段。目前,上海地区服务于地方的智能楼宇职业培训与鉴定基地初步建成,而天津市、深圳市正在规划建设市级智能楼宇培训鉴定基地。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