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G7"物联网+AI"技术开启平安交通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交通强国”的目标,为我国未来交通运输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要建设交通强国,就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为引领,全面推动交通运输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2014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上,交通运输部时任部长、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交通运输部现任党组书记杨传堂提出,“要集中力量加快推进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的发展,使交通运输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更加突出,让公众出行更加安全便捷、舒适满意。”“四个交通”,综合交通是核心,智慧交通是关键,绿色交通是引领,平安交通是基础。其中,安全是交通强国建设的基本前提,要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着力构建有效维护行业安全运行、有效支撑国家总体安全的交通运输安全发展体系。作为物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危化品物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是保障平安交通的重要一环。
危化品顾名思义,是指危险化学品,它具有易燃、易爆、有害、有毒、放射性和剧腐蚀的特性。作为一种特殊品类货物,在物流运作中具有潜在的危险性,稍不注意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后果。重视危化品物流安全,这既是建设交通强国、实现平安交通的具体要求,又是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危化品物流必须从过去的粗放发展向精细化转型、从供应链的深耕到与产业链全面融合。那么,危化品物流行业该如何进行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是破题之匙。
G7总裁马喆人
“安全是永恒的主题,智能化运营才能保证危化品物流运营效率最大化。”在G7总裁马喆人看来,靠传统方式,物流行业的效率提升已经遇到瓶颈,长期、持续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手段。危化品物流必须将AI(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安全风控管理,建立AI智能化物流安全体系。“G7成立以来,一直持续投资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及智能设备,依托技术来推动卡车、挂车等物流设备的智能化、联网化及共享化。这个阶段的积累,现在终于看到了成果。”马喆人说。
有据可查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危化品物流分会的数据,我国每年运输的危险化学品中大部分通过道路运输,每年通过道路运输的危化品超过10亿吨,占危化品运输总量的60%以上,占公路年运输总量的30%以上,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我国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约3000多万人,其中从事危化品运输的驾驶员、押运员和装卸管理员共约149万人。2017年,全国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押运员和装卸管理员数量分别为72万、70万、7万人。另据国家安监总局与消防部门相关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发生的危化品事故中,77%发生在运输阶段,9%发生在储存阶段,也就是说,危化品物流运输已经成为危化品安全中风险最高的一环。而与危化品“相伴左右”的驾驶员和押运员的人身安全受到的威胁最大。
大数据统形成司机安全档案
那么,如何保护危化品运输驾驶员押运员安全?G7在积累了海量数据之后分析发现,司机的自身状态是第一不安全因素,因此,司机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风控环节。G7总裁马喆人表示:“G7通过信息收集,把每个司机的驾驶信息记录下来,最后会形成一个公司、一个省份乃至全国的‘中国好司机’档案。首先通过人脸信息采集,确定每辆车对应的司机;其次是对全程的驾驶行为进行记录和分析,形成该司机的安全档案。我们采用大数据对其历史数据进行智能化挖掘和评分,对其未来的危险行为进行动态预测。这样,未来无论这个司机身处何地,都可以查询到他的安全信用,从源头上预防危险、管好安全。”
有迹可循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数据,2017年我国各类危化品企业达31万家,危化品全行业货物运输量超过16亿吨,实现10%以上的年增长。随着化工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危化品物流需求旺盛,且逐年增加。近年来,国内连续发生多起危化品物流事故,使得从国家政府到企业、个人都非常重视该领域的安全运营。这便对危化品物流运输过程的管理和控制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需要对运输事故的发生进行预防性分析。智能化、实时性的监管系统对车辆驾驶员以及押运员的安全保障至关重要。
人脸识别技术实现对司机不良驾驶行为的智能分析与判断
在AI的实际应用中,G7已经采用了成熟的技术手段,实现对位置、声音、图像等的数据采集和人工智能识别。 “目前G7已经可以做到对驾驶员危险行为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当驾驶员出现打瞌睡、玩手机等危险行为时,车机端就会给司机报警,云端监控的管理员也可以得到通知,车队管理员还可以下发语音信息提醒驾驶员;”G7总裁马喆人介绍,“同时,实时采集的图像还可以作为事后证据,对司机进行安全教育管理,有效降低事故率。有一个客户使用了3个月,每百万公里的事故率就降到了之前的三分之一。”
有标可依
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体系的建立,已经成为危化品物流行业的共识。如今,该行业还缺乏一套完善的标准体系。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推进,以“物联网+AI”技术加强危化品物流监控管理成为必行之势。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主动安全防护等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危化品物流的安全运行效率,也为危化品物流管理提供了制定标准和框架可能。
G7有着自己的危化品物流技术标准体系,在大数据的基础上,G7提出了运输安全管理技术的金字塔框架。G7总裁马喆人介绍,金字塔的第一层是基础的位置信息,即车辆的位置、速度和动态信息;第二层是物联网技术,通过位置、图像、载重等传感器,感知急加速、司机疲劳程度、车辆载重、侧翻风险等,真正实现危化品运输全流程的实时管理和监控;第三层是安全大数据,基于G7平台上每个车、罐、司机的“事故、安全行为、油耗”等数据,进行多维度对比评分,统计出“中国好车辆”、“中国好油罐”、“中国好司机”,形成每个设备、每个从业人员的信用,从源头上把控安全;第四层是人工智能,基于图像技术和机器学习技术对任意特定行为进行监控,如违规打开阀门、野蛮装卸、不规范着装等;第五层是自动驾驶,高度智能的机器能根据周围环境采用最安全的状态驾驶,最完整地解决安全问题,同时,自动驾驶机器能以最直接、最简短、最高效的方式运行,无论是在能耗还是设备成本维护上,都非常有优势。五层维度监控安全隐患因素,真正地利用技术革命从源头上杜绝事故的发生,形成可控可追溯的AI智能物流安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