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河北物流业发展揭开新篇章:冀中南智能港建成通车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河北省物流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河北省经济基础雄厚、交通便利、市场广阔、货源充足,通过充分发挥物流产业优势,推动物流产业创新,对加快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以建设智慧物流服务管理体系为主导,全力打造集公铁联运(含国际联运)枢纽、供应链金融、云计算中心、跨境电商、保税物流及智能仓储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智能物流港,建成后将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公铁联运交通枢纽。
刘瑞领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通过物流产业创新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发展,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可以使创新形成的新经济动能,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不断增强河北省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亿博基业刘瑞领:打造物流品牌,转变经济增长模式
十九大报告指出,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建设集铁路货站、物流基地、保税物流为一体的综合型物流产业聚集区,打造公、铁、海、空多位一体的联合运输方式体系,实现‘多位一体,无缝衔接’,河北省完全可以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发展道路。”刘瑞领说,亿博基业的目标,是通过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物流品牌,筑巢引凤,吸引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落户,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新动能加快培育,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3月29日,冀中南智能港试通车运行。冀中南智能港位于京广铁路高邑站,总投资52亿元,规划占地3000亩,规划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设计年货物吞吐量1000万吨。作为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冀中南智能港的通车,标志着京津冀地区打通了前往“一带一路”国家的新通道,翻开了河北省物流业发展的新篇章。
冀中南智能港投资方——亿博基业集团董事长刘瑞领认为,物流产业是基础性产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的重要抓手,同时,物流又是贸易的基石,是供需双方的纽带和桥梁,物流产业创新是实现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只有以高效的物流作为保证,才能将高质量产品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多样化需求。”刘瑞领说。
同时,借助国家“一带一路”和河北省物流战略发展规划,开行中欧、中亚铁路集装箱班列,打通石家庄通往欧洲市场的铁路大通道;与天津港、青岛港和黄骅港深入合作,开通与各港口之间的铁路集装箱直达“小班列”,深化与亚、欧、非等国家的贸易交流与合作,使智能港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节点,对实现京津冀地区与欧、亚、非各国在交通、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的互联互通,为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高端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亿博基业集团董事长刘瑞领接受凤凰网河北访谈。
“华北最大公铁联运交通枢纽”
3月29日,冀中南智能港试通车运行。冀中南智能港位于京广铁路高邑站,总投资52亿元,规划占地3000亩,规划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设计年货物吞吐量1000万吨。作为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冀中南智能港的
冀中南智能港试通车运行。
冀中南智能港“立足冀中南,依托京津冀,辐射全中国,连接欧亚大陆”,项目以京广铁路高邑站为依托,以公铁联运为抓手,以华北大宗工业品和农产品为主要服务对象,有效整合物流资源,优化物流空间布局,极大的提升冀中南地区集疏运能力和综合运输服务的整体效能,彻底改变内陆城市发展外向型经济必须依赖港口的历史,使“不沿边、不靠海、不临江”的内陆冀中南同样具有与沿海沿边一样的通商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