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李德仁院士:智慧城市建设要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

2018-04-01 09:09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问道奇宝斋 比价器 沙巴体育 广东快乐十分 世界杯赛程 佳博打印机官网 象棋小游戏 老虎机怎么玩 银泰娱乐

运营中心就是智慧城市的心脏或大脑,因为它是城市大数据的资源池,城市物联网的枢纽,城市运营监控与指挥中心,城市运营数据的全面感知,实现跨部门、跨区域、跨系统的高效协同与应急响应,面向社会企业和公众的服务平台可以降低城市信息化建设与运维的成本,最大程度降低政务成本、提升城市效率。欧洲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欧洲各部门应用大数据以后,行政管理费用降低了2500亿美元。

建设智慧城市运营中心

Q:您提到了智慧城市,可以说,建设智慧城市是使城镇化走得更好、更快的路径,但目前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很多人甚至还不了解什么是智慧城市。您认为,怎样的城市才能称之为“智慧城市”?

(本篇根据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于“2016全球智慧城市高峰论坛暨国际智慧城市博览会”主旨演讲整理)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根据每个城市自身的特点,在做好顶层设计后统一规划,建立智慧化的城市运营中心,根据实际需要来运营,并将其变成城市运行监控的指挥调度中心,变成智慧服务的中心,使其合适化、可控化、智能化,持续优化的发展下去。企业可以得到资源,市民可以享受社会化的服务,幸福感得到充分的提升。

李德仁:智慧城市应重视空间大数据作用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应用中,传感器网将产生反映自然和人类活动的百万兆级到十亿兆级和万亿兆级数据,使世界进入真正的大数据时代。数字城市是周围组织的基础,互联网技术是让我们实现互联互通的手段。一个智慧的城市,需要运用物联网、云计算、时空大数据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来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以解决空间文化、处理传输、实时处理、及时反馈等服务,实现全球无缝的智能化。

“当一件事情足够重要时,

来源:中国智慧城市导刊,csus智慧城市领航(版权归原作者及刊载媒体所有)

上述这些“城市病”需要通过智慧城市来帮助解决。智慧城市对经济转型发展、城市智慧管理和对大众的智能服务具有广泛的前景,从而使得人与自然更加协调发展。

这些技术的实现当然离不开企业的参与。武大吉奥就开发了这样一个实时GIS平台—GeoSmarter,这是智慧时代的一个地理信息软件,实现了实时数据接入、实时数据分析和推理、动态数据管理,提供动态信息服务,最终实现感知、认知和行动的一个大脑感知识别的过程。

李德仁:“智慧城市”,我给过一个定义: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物联网+云计算。为什么呢?数字城市是一个网络空间、虚拟空间,在这个数字城市里面,我们把城市的东西装到互联网上去,这时候可以在网上看到城市的信息、实体。但是仅仅这样还不行,因为它没有跟现实城市关联,要通过物联网把现实城市和数字城市关联起来,物联网就是将各种城市人流、物流信息实时往上输送。但这又出现了一个问题,物联网有上亿个传感器,每个传感器很小,没有计算功能,是个传感器,传感器收上来的数据是需要计算、分析和控制反馈的,所以云计算出现了。物联网和云计算是一对孪生兄弟。

李德仁:智慧城市建设是“一把手”工程,需要根据每个城市特点,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建立智慧城市运用中心和运营脑,组织实施。智慧城市需要一个基于云计算的运营脑来管理,可以由市级主管领导牵头,成立智慧城市运营中心,任命城市首席运营官,下设联席会议委员会和管理办公室,管理四件事情:城市IT的运维中心、大数据中心、城市运行监控和指挥中心、智慧服务中心。

时空大数据与云计算的运用

到了物联网时代,构成一个虚实结合的网络物理空间,叫做CPS,这个CPS可以在网上做一切事情,通过实时分析、计算、感知、认知和反馈实现智能化,这是大家要了解的一个全新概念。

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把手工程,要抓好智慧城市建设的中心,推动每个城市的发展,形成技术链、数据链、价值链。智慧城市建设中将产生的大数据问题既是下一代的科学前沿问题,也是推进智慧城市发展的源动力,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快有关大数据的技术创新和重点攻关研究,推动和加速智慧服务产业的发展,助力让城市更加科学、高效、低碳和安全地运行。

基于数据表达、信息组织与知识发现等不同层次的数据挖掘方法,实现时空大数据挖掘,是时空大数据的优势。例如,利用GS数据的挖掘,构成生态智能管理系统,形成现代管制的方法,加速解决防洪综合发电等各项问题。

以武汉市为例,其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参照国内外已开通的政府公开数据服务平台,结合武汉市的应用特点和具体的需求,形成了简称“六个一”的公开数据服务平台,含48个部门,700余种服务数据。按照“一套标准、一朵云、一个中心、一张图、一站式、一种模式”原则,将各部门数据传送至数据监控管理中心,进行大数据挖掘,实现公共服务。

原标题:李德仁院士:智慧城市建设要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

特别是那些人口超千万的超大城市面临的问题尤为严峻,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当前超大城市地面沉降问题日益凸显。我国现在有超过50个城市发生地面沉降,地面沉降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会危及到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第二,极端条件环境下城市灾害频发。超大城市的发展改变了土地利用性质,当城市不透水面占75%以上后,55%的降水需要靠地表径流来排,可以说,不透水层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降水再分配。由此带来的影响我们都已经深刻感受到了,近年来城市特大暴雨频发,如2016年汛期的武汉,24小时降雨达到550mm,甚至有了“夏天来武汉看海”的说法。灾害频发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甚至会危及到生命,对城市的经济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第三,交通拥堵问题突出。中国和国外城市特别是超大城市现有的交通系统存在着很多问题,高峰期交通拥堵、停车难、公共交通出行难、交通管理难……城市交通发展面临着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的双重挑战;第四,城市能源问题。大城市现有能源系统也面临着挑战,绿色能源生产不可持续,能源使用效率低;第五,超大城市进城务工的农民,由于工资低、生活条件差,会带来城市污染,也会造成贫富悬殊问题。

在实现运营中心的管理中,要利用大数据交易促进经济的增长,实现其对社会服务、对公民服务。大数据强调,智慧城市要实现对实际中的人或物的感知、控制和整合,否则是假的。第二个智慧城市,对经济转型、对我们的绿色发展很重要。第三个大数据为智慧城市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要发展智慧化的产业,发展能被认知、感知的智慧城市。

基于云计算的智慧城市怎么运营?武大吉奥做的智慧城市运营中心,我把它给很多城市的市长演示,很受欢迎。现在华为和武大吉奥正在合作把这个运营中心推广到全国上百个城市,希望推广到地市级以上的、县以上的城市。

Q:那么,您认为如何才能建设好智慧城市呢?其中,政府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企业又该如何参与?

即使赢利并没有达到你的预期,

当前智慧城市是在数字城市基础之上,用互联网云计算把城市组织起来,实现虚拟空间与现实城市的集合。基于时空大数据挖掘技术,由云计算中心处理时刻产生的大数据,产生感知、认知、控制范围,实现制度化,实现低碳绿色科技的发展。

中国为什么要抓信息化、智能化?因为现在中国的城镇化只有53%,还在发展中。我们之前城镇化比西方国家落后,到了信息化时代我们要赶上来。中国在总体上是后发的,有后发优势,需求大、投资大,抓手就是“智慧城市”,利用信息化的网络空间和物联网、云计算技术,把现实城市中人、车、物的活动智能化、科学化的管理起来。我们的目标就是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

AI、智慧城市、工业4.0一网打尽,只关注和报道最前沿、最核心、最深度的内容

时空大数据经过存储、处理、查询和分析后,可更好地用于各类应用从而提供智慧服务。未来我国将推行60到80颗卫星组网,实现一星多用、中心主板多网融合实时服务,实现遥感,导航的精度提高,实现时空大数据的采集,并形成数据模型。智慧城市要求各省市将各类应用中的时空大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并按照实际需求进行处理、存储、管理并提供相应服务,满足从室外到室内,从地上到地下的各类智慧应用。

全球智慧城市 --- 智慧产业从业者必备订阅号

延伸阅读

具体来讲,智慧城市要掌握三大技术,这三大技术才能构成智慧城市。

本号精选

感谢你关注“全球智慧城市”(AI+智慧城市头条),我们期待你的留言和投稿,共建交流平台。来稿请寄:industry40@sina.com。点击历史消息,可查阅智慧城市、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汽车等系列原创文章。关注“万城智慧云网”服务平台微信号,可加入智慧云网平台,参与高质量资源共享及圈内项目合作。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