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学思践悟十九大·新时代有话说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讲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更应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新城市·新智慧·新服务。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完善政府服务质量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时期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重点之一,也应是智慧型城市所致力提供的功能之一;除了加强政府服务质量,亟待完善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旅游、智慧社区、智慧医疗等相关配套设施,推进政务信息更加透明化,让群众在网上能全面透彻的了解政府的实时动态。其意义不仅在于打破了过去分散独立的社会保障服务系统,优化了办事前、中、后的用户体验,更是破解了困扰多时的“九龙治水”局面,更能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提高政府的相关服务体验,不断自我改进、自我学习,以实际行动落实服务型政府。
且让我们用智慧点亮城市,为新时代增色添彩!
新城市·新智慧·新保障。城市智慧化的先决条件是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全面智能化升级,特别是信息、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互联+物联”城市概念的提出,把物联网、云计算、软件产业、现代通讯、新型互联网、智能化科技等基础设施技术在转型升级的同时进行了多联互通,将有线和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进一步提升,搭建出新一代信息网络设施框架,让城市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公共设施;为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加便捷的通信服务。除了方便快捷,智慧型城市对安全保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物联网、云计算、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在城市投入应用,不但能稳定整个城市的运行秩序,更能确保城市在安保应急、防灾救灾等突发事件上进行更加精准高效的处理。
当下,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未来城市发展将会对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环境承载等各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部分地区的“城市病”问题也会更趋严峻。为解决城市难题,不断把城市可持续发展引入纵深,就必须加快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这既是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更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凌若鑫
新城市·新智慧·新生态。建设宜居生态环境、打赢蓝天保卫战,智慧型城市更拥有其独特的优势。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平台的技术支撑,能有效地帮助城市制定出合理的生态规划目标,综合地梳理出生态保护与治理的重点和方向,科学地建立起生态文明全景图貌。在今后城市发展过程中,更应将科学规划与立体数据统一结合;以环境保护准则为先导性规范和约束条件,有针对性地避免在生态脆弱地区进行规模化建设,引导城市空间向合理有序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减少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此同时,对于城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城市“生态病”,借助大数据城市“体检”系统的帮助,就能够有效检测出智慧城市的患病机理与动态趋势,因地制宜为城市开出治病“处方”,对症下药,直达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