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家电巨头打响智能制造“卡位战”
家电巨头打响智能制造“卡位战” | 如数家珍
扫描到手机
最近,家电巨头在智能制造领域,掀起新一轮的投资热潮。
TCL集团投资96亿元在惠州建设模组和整机一体化的智能制造基地,预计2019年完成一期建设,2021年完成二期建设,建成后可年产液晶面板模组6000万片、年产液晶电视3500万台,预计满产后年产值近900亿元。它是华星光电在深圳的第11代和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配套工厂,投产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模组和彩电整机一体化的智能制造基地。
海尔集团与广州南沙开发区签约,计划在南沙投资建设COSMOPLAT工业互联网中心、智能制造及智慧物流中心,将年产500万套智能空调,海尔并购的GE白色家电也将在南沙产业化;同时建设智慧社区、智能生活体验中心、人工智能实验室、海尔金融大数据中心等。项目首期总投资约200亿元,建成后预计5年总营业收入约1000亿元。
美的集团则与碧桂园战略合作,计划在佛山建设智能制造的无人工厂、库卡机器人小镇。此外,美的集团正在推进旗下上市公司威灵控股(00382.HK)的私有化,拟斥资约18.5亿港元,回购威灵控股余下31.37%的股份。威灵已研发了机器人的核心部件伺服器,未来可与美的旗下的德国库卡集团更紧密配合,进一步做大机器人、智能制造的产业板块。
目前格力已自主研发生产出一系列多轴机器人,其自动化生产线已应用于银隆新能源公司。今年9月,格力电器还宣布将利用其在智能装备产业的资源,吸引产业链相关企业共同建设中国洛阳自主创新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50亿元,建成后预计实现年产值超过300亿元。
这一轮家电巨头的智能制造投资热,与以前最大的不同是,将“智造”能力社会化。尤其是海尔、美的、格力,正在把智能制造作为助力公司新一轮腾飞的“第二跑道”。以前,白电三巨头的智能制造投资,更多是服务于自身,主要是旗下某个工厂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比如,海尔旗下建设了八大互联工厂,美的把在南沙、武汉等地的空调工厂都改造为智能生产基地。现在,它们要把自身积累的智能制造经验和能力向外输出,服务于社会上其他行业、其他企业,让智能制造成为新的收入、利润增长点。
关键词: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