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智慧城市建设 合肥快人一步
会议合影。 晨报记者 高博 摄
在2017中国(合肥)智慧城市院士峰会上,围绕“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研讨”的主题,李德仁、方滨兴、刘韵洁、钟山等四位院士分别作了大会特邀报告。在畅通智慧城市的同时,航天科工智慧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苏君红也分别作了报告和发布倡议。
刘韵洁
中国工程院院士、通信与信息系统专家
合肥搞智慧城市可以很出色
“智慧城市的建设,最重要的是要有方便、灵活、智能的信息基础设施。”在题为《未来网络助推智能城市的发展》的讲座中,刘韵洁认为,合肥可以在智慧城市发展上做得出色,完全可以走在全国前列。而信息网络设施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基石。
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趋势
“过去数十年,互联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或许很多人认为,互联网技术目前不需要什么变革。”刘韵洁认为,“任何技术都有寿命周期,包括互联网,没有什么是万寿无疆的。”
刘韵洁说,目前互联网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主要是可扩展性、安全性、移动性、可控可管方面。具体来说有两点,一方面,是4K/8K、VR/AR等新业务需求不断涌现,需要高速率、大码流、低延迟。“现在一些20兆的宽带,可能连10兆的速率都达不到。”
另外,互联网正在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此前一轮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重金融、轻工业”的思维开始扭转,全球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国家级战略,推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抢占发展制高点。如中国的“互联网+”,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德国的“工业4.0”,日本的新机器人战略等。
刘韵洁认为,面向“4K/8K、VR/AR”“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大潮”,对网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与挑战,未来网络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将有十分巨大的市场前景。
“未来网络”可提供定制服务
“未来网络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在国外,未来网络就是当前的网络;在国内,未来网络也是正在做的事情。”刘韵洁说,目前已经在全国20多个城市建立了一个未来网络的试验网。
“未来网络”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刘韵洁说,现在的互联网是以硬件为主做的网络,未来网络则是以软件为主的,它的智能化非常高,使用非常灵活,能够优化网络资源的使用。
“从理论上来说,未来,每个人需要的网络资源,都可以配置出来,灵活方便。”
“打个比方,现在的网络只有普通马路,那未来网络并非如此简单。”刘韵洁说,受交通运输系统的启发,给未来网络制订了一个SCN(服务定制网络)的架构。就好像市民出行可以选择走普通马路、高速公路,乘坐普通火车、高铁、也可选择飞机和轮船,未来网络的服务也可以定制,市民可以选择差异化的服务。
人工智能使未来网络变得更聪明
“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也应成为未来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刘韵洁说,SDN(软件定义网络)使互联网从原来没有“大脑”变成有“大脑”,但是这个大脑还不够聪明,通过人工智能使这个大脑变得更聪明。
刘韵洁认为,人工智能需要三个要素。一是海量的数据,二是有很强的计算能力,这两个条件在网络上都有;第三个条件就是不断优化的算法,这就是人工智能,随着技术的进步,在未来的网络中,人工智能是一个大有用武之地的领域。
目前,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正被逐步开发利用,如大数据在智慧城市中被应用在城市规划、智慧制造、智慧医疗、智慧政务、交通规划、社会治理等方面。而合肥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面,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如智慧医疗方面,传统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更多是依据人类过去对医学的理解,大数据可通过对大量的病人数据、宏观数据进行采集梳理分析,在这个过程发掘出患病根本原因,进而带动医疗变革。
“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应用于未来网络,未来网络服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这两者就好像是时代的双擎,推动社会不断创新发展。”刘韵洁说,“我相信在未来十年,人工智能无处不在。”
钟山
合肥建设新型智慧城市 要有“个性”
“信息化是未来城市发展早晚要走的路,只是有的地方走得快一些,有的地方走得慢一点的问题。”在院士峰会上,钟山作了题为《新型智慧城市2.0的思路与建议》的报告。在他看来,合肥建设新型智慧城市不能和外地城市千篇一律,要找到自己的“个性”。
“合肥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有自己的优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发展迅速,领导思路清晰。”钟山表示,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禀赋,而根据城市“个性”来进行智慧化、智能化规划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
同样的设备、系统、程序,在不同的城市中,需要提供的服务会有不同。而相关部门怎样放长眼光、合理规划、留有余地,都将影响智慧城市的品质和发展速度。钟山建议,合肥建设智慧城市既要找到其他先发城市发展智慧城市当中的“共性”的东西,更要找到自己的“个性”,把“共性”和“个性”融合起来。
“建设智慧城市,关键还是信息化,这是个信息的时代,包含的内容很多。”钟山建议,合肥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应在“六个一”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包括一套体系、一套平台、一套大网络、一套大数据、大空间和一套大建构。
合肥市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应该寻求创新突破,不要形成“千篇一律”的模式,要在顶层设计和尊重创新之间进行协调。钟山认为,城市发展的根本目标是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智慧城市的建设,一定要把握住这一点。
李德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智慧城市是一个“一把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