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中外学术大咖齐聚上电研讨“智能计算与智能电网”
通讯员 王琦 记者 王春
“一场雾霾让我在深夜迷失,找不到了回家的路!”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杨博教授讲起了一件尴尬事。“我正在研究的‘车联网协同技术’,可以让你眼观六路,不再迷失!”一旁的加拿大工程院和皇家科学院院士、滑铁卢大学沈学民教授风趣地说。
在近日由上海电力学院主办的智能计算与智能电网专题研讨会上,智能电网与电动车、 智能电网数据安全、 智能电网电能质量、 智能电网微电网性能优化等方面的智能计算……这些听上去很高深的问题,成为来自中外学术大咖的热议话题。
“最近自动驾驶变得越来越火了,发展车载通讯网络会让让汽车智能化!”沈学民在研讨会上认为,现代化的社会依赖于现代化的交通系统,这个交通系统要变得更安全、更快,还要更环保。现在道路上车越来越多,由此引发的事故、拥堵以及环保等问题,可以通过“车车相连大数据”的智能交通系统来解决。通过车载通讯网络,车和车之间的收发机可以互相交换信息,汽车因此变成智能车,车会像电影中演得一样帮人解决各种问题,帮人脱离危险。因此要大力发展车载通讯网络,这也需要大力推广5G通讯技术,车载通讯会让交通越来越智能化。随着扩展的通信能力和精确的定位,在一张汽车网下,一辆汽车最终将能够与其旁边的汽车进行通信。
浙江大学陈积明教授、Wilfrid Laurier大学林晓东、上海交通大学朱浩瑾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栾浩教授等业内知名专家做了精彩的报告,内容涉及无人驾驶飞机预防系统的技术及实现、安全和隐私保护数据的转发、异构身份联盟与监管技术研究、能源互联网的优化运行与交易等前沿课题内容,对智能计算、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等进行了清晰的解析和宏远的展望。
据了解,近年来,上海电力学院紧密结合国家建设智能电网的发展需求,将智能计算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智能电网发展相结合。为适应电力行业新的发展需求,学校在原有学科专业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形成“能源电力技术安全”、“能源电力监管安全”等十大围绕“能源电力安全”产业链的学科专业方向。在发电新技术、清洁能源及节能环保技术、电网安全及自动测控、智能电网信息技术等领域逐渐形成学科特色,为智能电网和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