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互联网+佛山”:让智慧城市触手可及
10月10日,广东佛山,广东(潭洲)国际会展中心展馆内,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做最后的安装调试。两天后,这里将迎来第三届中国(广东)国际“互联网+”博览会(以下简称“互联网+”博览会)的开幕。
届时,4.5万平方米的展馆内,华为、美的、库卡、大疆、滴滴出行等一批国内外龙头企业,将展示从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到智慧家居等一批最前沿的互联网技术。而场馆外,便捷的移动支付、可溯源的产品二维码、快速响应的智慧交通,将全力保障超30万名参展客商及观众的吃住行。
这也是佛山“互联网+”探索的另一面——以“互联网+”力量引领城市治理现代化,探索构建“智慧城市”。事实上,打造“智慧城市”,佛山亦是成绩斐然。
今年9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发布的《中国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评估报告》显示,佛山与广州、深圳、青岛、宁波等城市位居全国前十。而在4月,腾讯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显示,在“智慧民生”板块,佛山在全国百强城市中排名第四,仅次于广州、深圳和北京。
这也意味着,从城市管理到社会服务,佛山早已迈入“智慧城市”的阵营。而以“互联网+”博览会举行为契机,佛山在“互联网+智慧城市”转型发展上蓄势待发,期盼再当先锋。
“一门式”领跑全国 实现从“1”到“0”的政务改革
2015年获全国“创新社会治理”最佳案例,2016年在国务院实地督导过程中被作为地方政府典型经验进行通报表扬,今年4月又在国务院大督查中获“免督查”奖励,佛山禅城的“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改革已成为全国学习的标本,并在江西赣州、湖南株洲等20多个地区复制推广。
这正是佛山在“互联网+”政务中的一个标志性创新。
在禅城区行政服务中心,从北京到佛山工作的林先生仅用45分钟,就拿到了自己的行政介绍信,而过去,办理这项业务需要等待4个工作日;要续办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的陈先生,在办理现场发现忘带健康证,当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查询到其信用等级在B级以上后,照常办理了他的业务,陈先生只需要在3天内补交健康证明即可……
借助信息化手段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在佛山“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改革中,仅禅城区已将即办事项由30项增加到78项,市民甚至能在一个窗口办理佛山市1万多项事项。
而“先信任,后审批”这一服务理念,大大缩减了市民在办理业务时为补齐资料来回奔波的时间成本。
在佛山市互联网协会理事长曾霖看来,佛山的“一门式一网式”改革大大方便了市民、企业办理业务。“接下来, 一门式 政务改革继续往前推进,将引进区块链的创新技术,实现 0门式 的办公。”曾霖表示。
从1到0,当多数人对区块链这一名词还不熟悉时,佛山禅城再次第一个“吃螃蟹”,成为全国首个探索区块链政务应用县区。
今年6月,禅城区发布了“IMI(我是我)身份认证平台”与智信城市计划两大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应用成果。
其中,使用“IMI身份认证平台”验证“我就是我”后,市民就无需再亲自去到事务办理现场,利用移动终端就能够填写表格、递交申请,完成事项的申办。
这也意味着,在积累了海量数据后,佛山通过区块链解决身份信息等数据的真实性和安全性,这一社会治理创新再次走在全国前列。
禅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现有的“一门式”政务服务事项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重构后,将让数据多跑腿,使市民享受“0”跑腿服务,足不出户就可线上办理各类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