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您愿生活在怎样的“智慧城市”?

2017-10-09 12:37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巴哈古丽·热合木吐拉 平阳水头找富婆 普瑞琴 妻奴婚恋高干 七秀网服务 奇乐视频 齐天大圣孙悟空前传 骑虎成人 弃妾惹桃花 泣别曲谱 千涩人

  8月1日,天津市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加快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中称,今年本市光纤入户覆盖能力将超过900万户。网络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备,智能汽车、智能冰箱、无人机等智能产品的相继亮相,都让市民对正在到来的“智能时代”满怀憧憬。在市民心目中,未来,“智慧城市”将会是怎样的图景?“智慧城市”又与他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紧密联系呢?对此,本期“今晚调查”通过今晚报社96860呼叫中心、掌上天津App、腾讯大燕网、问卷星、《中老年时报》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起问卷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767份(604份为全题问卷,163份为节选题问卷),从交通、医疗、社区生活、日常消费等关注度较高的方面,反映本市“智慧城市”的进程,并了解市民对“智慧城市”的愿景。

  “智慧城市”受访者画像

  本次问卷调查的受访者,42.76%为男性,57.24%为女性;在年龄构成方面,19岁至40岁之间的受访者占40.55%,41岁至59岁的占32.59%,60岁以上的占25.55%,18岁以下的占1.31%;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四成受访者(40.42%)为本科学历,25.55%受访者为大专学历,另有8.09%的受访者为硕博高知人士;在职业方面,受访者中37.09%是企业员工、技术或管理人员,18.21%为离退休人员,16.39%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11.75%为学生,此外还有总计约16.56%的个体经营者、待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等;在月收入方面,2000元以下占比18.37%,2001元至5000元占比43.87%,5001元至8000元占比23.01%,8001元以上占比10.10%。

  综合来看,此次调查涉及各个年龄段,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分布及收入水平构成较合理。

  超六成市民认可津城网速

  在“您对目前住所宽带网速是否满意”一题中,45.03%的受访者表示满意,33.28%的受访者表示基本认可;针对“公共场所免费wifi体验感受”的调查题目,21.52%的受访者表示满意,41.39%的受访者表示基本认可。两方面体验的认可满意度均超过了60%。

  市网信办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截至2017年6月底,本市城市互联网出口带宽17360G,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到311.0万户,其中光纤接入用户总数达到290.9万户,占宽带用户总数的比重超过93.5%,全国排名第一。在网络科技迅速发展、多种智能家电分享家庭带宽的情况下,市民对网速的要求必然也会随之提高。

  九成受访者期盼智能停车

  调查显示,受访者出行时首选通过手机或车载导航获取道路信息的占到了70.70%,此外,使用率较高的还有天津交通广播、微博微信、交通诱导屏等信息渠道。对此,市交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全市道路沿线设置有交通诱导屏106块。交管部门会第一时间通过诱导屏、天津交通广播、天津交警官微等对外发布实时交通态势图,车主可以及时关注,规划出行路线。

  图1:建立智能停车系统的必要性

  同时,高达90.23%的受访者赞同在繁华地段建立智能停车引导系统(见图1)。数据显示出,市民在交通出行智能化方面的需求很高,这也是他们最期盼解决的实际问题。智能停车需求主要表现为想要及时了解附近停车场的位置、车位数、空满状态等实用信息。目前,机场等地已能为市民提供智能停车引导服务,一目了然的停车数量和智能化的引导服务,让有车一族印象深刻。

  “公交电子站牌”呼声高

  在网约车已经十分普及的今天,还有接近三成的受访者(27.77%)从来没有使用过网络租车、约车服务。记者通过电话回访不同年龄层次的不使用网约车的受访者发现:年轻市民不使用网约车,往往是因为生活圈子小或者已习惯使用私家车代步;中老年市民不使用网约车,则大多是由于不熟悉智能手机操作,或考虑经济因素,习惯搭乘公交、地铁出行。

  在公共交通出行方面,调查数据显示,86.05%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设置公交电子站牌,希望能及时获知公交班次、缩短等车时间。针对这一呼声很高的需求,记者通过采访市公交集团获悉,天津公交通过技术合作推出了“掌上公交”“滴滴出行”等多款App,让市民可以在手机上轻松查询相关站点、相关车次的到达时间。此外,公交集团正在积极开发客流大数据分析平台和线网规划管理分析平台,与科技互联网企业合作,推进“互联网+公交”的建设。

  近八成关注家庭智能呼叫

  调查显示,约32.61%的受访者对目前居住社区的安全监控服务水平不够满意,而77.31%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安装家庭智能呼叫系统(见图2)。

  针对社区监控、家庭智能呼叫系统等市民较为关注的问题,从事相关领域技术开发的贾文军介绍说,过去,社区监控基本是由开发商和物业公司安装,规划不够专业、产品相对低端,导致居民使用体验不佳。目前天津各区几乎都在建设“智慧社区”,除居民期待的联网防盗、煤火监测、智能报警、上门送药等服务外,还能为老人提供相应的“养老服务”。条件成熟后,“智慧社区”模式会进一步向更多社区推广。

  图2:安装家庭智能呼叫系统的必要性

  根据调查结果可见,目前,居民与社区的连接也变得“智能化”了,如了解社区的动态信息,除常规的物业张贴信息外,社区居民的社交群、社区自建的信息发布平台、公共网络平台等渠道逐渐为市民们所接受和使用。

  希望预约挂号平台“大一统”

  对就医问题最为关心的老年群体(60岁以上),对医疗机构的远程预约挂号平台体验如何呢?在抽取603位受访者样本进行分析发现,经常使用远程预约挂号平台的99人;曾经偶尔使用的237人;从没使用过的250人;没听说过的17人。而在已经形成使用习惯的99人中,60岁以上的占比仅为7.07%;在有过使用体验但较少使用的237人中,60岁以上的占比9.28%;在从未使用过远程医疗挂号平台的250人中,60岁以上人士占16.40%;对远程预约挂号平台全无了解的17名受访者中,60岁以上人士占17.65%。由此可见,医疗机构的远程预约挂号平台还有待于继续推广,特别是要关照到就医需求最大的老年人群,在使用的便利性和简洁性上提高改进。

  图3:使用远程预约挂号平台情况

  同时,由于目前本市各医疗机构的预约挂号方式不统一,平台渠道众多,14.40%的受访者表示会在手机中安装两个以上的预约挂号软件,而高达84.94%的受访者明确表态:“有必要建立全市医院统一的远程预约挂号平台”。

  让老年人在兴趣中“智慧”

  天津的“无现金城市”建设正在推进中。调查发现,63.36%的受访者经常使用水、电、煤气等智能管理系统办理缴费、申报等业务;62.19%的受访者认为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App是最方便的日常消费支付手段,高速发展的移动支付为城市居民带来极大便利。

  对于生活在“无现金城市”的愿景,大多数受访者表达了积极态度,仅有5.79%的受访者表示不希望生活在无现金的城市。在态度积极的受访者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仅占比6.95%,而在“期望度一般”和抱消极态度的受访者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分别占10.73%和25.00%。

  天津城建大学地质与测绘学院副院长汪东川副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对于不熟悉科技产品的老年人来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家人可以通过介绍功能和便利性来提升老人尝试智慧生活的兴趣,相关机构也应派遣技术人员深入社区,帮助老人尽快学习知识、掌握技能,适应已经到来的“智慧”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事“网端”办理

  “智慧城市”与生活息息相关。调查中,从市民日常生活问题的投诉渠道来看,网络(31.62%)、8890服务专线(32.45%)、传统媒体(26.66%)、政府专线(24.17%)齐头并进,都属于市民较为信赖和习惯使用的投诉渠道和形式,而通过政府的网上平台办理过行政类事务的受访者占比约为34.77%,一部分受访者对网上办理行政事务表示经验不足。

  据了解,本市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框架。其中,政务服务子平台构建了统一的政务服务门户,按照主题、部门、个性化等方式,统一由平台负责向外输出服务,为公众提供“查、缴、办”等各类综合性服务功能。通过这些新的服务平台,将实现群众和企业网上办事“单点登录、一次认证、多点互联、全网通办”的便利。

  “智慧”是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市网信办相关人员表示,本市正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利用信息化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让一批重要的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发挥新作用,并基于“津云·政务云”,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未来,本市还将推动社保、医疗、就业、教育、文化、住房等政务服务业务信息的按需共享,打造升级版的京津冀一体化“互联网+政务”服务。

  我来说说“智慧城市”

  本次问卷调查设置了开放题:您认为本市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有哪些迫切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今晚报》官方微博发起“你心目中的‘智慧城市’应该是嘛儿样?”的讨论,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沸城总督:超市里随便拿东西,出去时收到电子购物小票并完成自动扣费;到家门口了,门自己知道该打开了;进电梯,电梯知道我要去几层并直接抵达(通过读取日程表或知道你是几层的户主)……

  受访者认为迫切需要改进的地方:

  地铁wifi需要增强信号。

  手机支付如果能更安全一些,老年人就敢用了。

  红绿灯可以更智能化一些吗?左转、右转需要智能化。

  日常生活中要用到很多服务,但是每项服务的手机App都太多了,平台能统一就好了!

  本版撰文 吴阿娟 董向慧 张译丹 摄影 刘乃文

  感谢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城市管理专业的王磊、张宇、樊兴菊三位老师对本次调查作出的贡献。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