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智能建筑不能重建设轻管理

2017-08-04 12:04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千姿百态的意思 枪手传奇王牌后卫 呛口的小辣椒家境 强心脏101026中字 强心脏120828中字 乔石维基百科 切糕歌 秦都团 勤冶堂 青春cup哪集h

专家怎么看

文·本报记者 付丽丽

尽管我国智能建筑的建设投资和数量有着惊人的增长,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工程建设水平不高、设计质量不能令人满意、智能系统不能正常工作、重建设轻管理等。相当大的一部分智能化系统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形成了智能建筑不“智能”的现象。

“智能建筑发展中还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 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会长黄久松坦言。

首先,国内智能建筑人才缺乏。智能建筑是高科技的产物,需要多层次的专业复合型人才,这使得传统建筑业的智能化市场规模和实施队伍根本无法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智能建筑技术是跨学科、跨专业的技术交叉和融合的新型学科。而当前,从业人员主要来自计算机、自动控制、通信、建筑电气等专业,现有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所占比例还不高。目前,智能建筑行业缺乏的是智能建筑复合型人才——即智能建筑工程师。由于迄今为止没有智能建筑相关学科,所以智能建筑相关领域的高端技术人才异常缺乏。因此,应加大对智能建筑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在高等学校开设智能建筑专业课程、建立智能建筑技术培训机构等,加强对智能建筑的知识和技术教育,以扩大智能建筑的设计、施工、监理和维护的技术队伍。

同时,智能建筑是一个跨行业、多层管理的项目,要积极促进传统弱电集成商和终端设备、统一通信网络、智能集成管理等网络设备企业更深入、广泛地合作,获得相关技术支持和服务。

其次,智能建筑整体水平不高,设计质量低。许多建设单位对智能建筑的期望过高,设计人员因不熟悉智能化设备的技术与智能建筑设计方法,智能化建筑竣工后出现应用效果差的问题。

“国家主管部门应理顺智能建筑设计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建筑设计龙头作用,智能化系统总体规划必须与建筑设计协调同步,传统工程设计单位必须及时调整相应专业结构,更新、充实智能化高技术相关专业的技术力量,以满足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的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需要。”黄久松建议。

“重建设轻管理现象普遍存在。”黄久松说,由于物业管理是薄利企业,有的业主从短期经济利益出发,在智能化专业技术人员配置和知识层次上降低要求,智能化系统不能得到有效的运维和管理,使得智能化系统名存实亡。

“在这方面,国家应加强对智能建筑市场和质量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智能建筑管理体系,完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的资质审批及工程验收制度,建立工程全过程投入产出的效益观念。同时进一步完善智能建筑相关标准,大力推行工程质量第三方检测制度,出台项目效益评估标准,使管理工作有法可依,确保智能建筑真正发挥实效。”黄久松表示。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