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千方科技汇聚千方力量 智能交通蓬勃始于万物互联
智能交通的目标是实现“人车路”高度协同。智能交通基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面 向交通运输的信息化、智能化服务系统,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 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软件处理技术等集成运用于交通运输管理,建立一个高效、 便捷、环保、舒适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我国的智能交通系统框架在 1999 年,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牵头,“九五”国家 科技攻关重点项目《中国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研究》全面展开,课题提出中国智能交 通系统体系发展框架,主要涉及交通管理与规划、电子收费、出行者信息、车辆安全与 辅助驾驶、紧急事件和安全、运营管理、综合运输、自动公路等八个方面。 2004 年,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国家 ITS 体系框架修订工作, 将中国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分为用户服务、逻辑框架、物理框架和应用系统 4 个方面, 其中用户服务领域覆盖 9 个子系统:
中国智能交通框架体系
系统构成方面,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个部分。ETC 电 子设备和出租车车载设备都属于采集设备,位于智能交通系统的感知层,是智能交通系 统的重要构成要素。
据埃森哲统计测算,到 2025 年中国车辆网市场规模将达到 2162 亿美元,占全球车 联网总规模的 26%,届时将实现车辆全面联网,进入全方位车联网时代。
智能化后相关运载效率明显提高
ETC 显著提高传统通行效率
ETC 的推广使用,明显提升了收费站的通行能力,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提升了路 网整体通行效率。
千方科技 V2X 亮点业务布局车联网新方向
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简称 ADAS,是利用安装于车上的各式各样的传感器, 在第一 时间收集车内外的环境数据,进行静、动态物体的辨识、侦测与追踪等技术上的处理, 从而能够让驾驶者在最快的时间察觉可能发生的危险, 以引起注意和提高安全性的主动 安全技术。 ADAS 采用的传感器主要有摄像头、雷达、激光和超声波等,可以探测光、热、压 力或其它用于监测汽车状态的变量, 通常位于车辆的前后保险杠、侧视镜、驾驶杆内部 或者挡风玻璃上。早期的 ADAS 技术主要以被动式报警为主,当车辆检测到潜在危险时, 会发出警报提醒驾车者注意异常的车辆或道路情况。
ADAS 车载系统展示
ADAS 最终将实现无人驾驶
ADAS 能够在复杂的车辆操控过程中为驾驶员提供辅助和补充,并在未来最终实现 无人驾驶。
ACC(自适应巡航控制)技术不同于传统的巡航控制技术,其使得车速与交通状况 相适应。在路面平稳时将保持定速形式,如果与前车距离太近,则会降速,在路况允许 时,会加速到上限。这些系统均通过使用安装在车辆前部的雷达来实现。
2020 年 ADAS 全球市场预计 200-300 亿美元
2015 年全球 ADAS 市场规模约 50 亿~80 亿美元,2015 年后 ADAS 全球市场将进 入快速发展期,行业规模的复合增速未来 5 年有望保持在 20%~30%,到 2020 年全球 ADAS 市场预计在 200 亿~300 亿美元。
中国 ADAS 市场规模预测(亿)
根据 IHS 公布报告,中国 ADAS 市场从 2013 年的 9.7 亿美元迅速增长到 2019 年 的 31 亿美元。我们保守预计中国 ADAS 市场规模在 2020 年会达到 200 亿人民币。
5 类级别以最终实现无人驾驶
无人驾驶的技术原理
无人驾驶等级划分
2035 年无人驾驶汽车年销量将达到 1190 万辆,其上下游产业运营模式将被重塑
无人驾驶量产汽车销量预估(万辆)
IHS Automotive 预测,无人驾驶量产汽车将在 2025 年上市,估计销量可达 23 万辆。 到 2035 年,无人驾驶汽车年销量将达到 1180 万辆,约占总销量的 10%。随着无人驾驶 汽车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无人驾驶产业链上下游的产业运营模式将会被重塑,多行业 将迎来巨大的产业变革。
在无人驾驶政策指引方面,中国及全球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条例,从政策上引领无人 驾驶产业落地落实。2015 年 5 月,,《中国制造 2025》将无人驾驶汽车作为汽车产业未 来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十三五”规划亦提出要积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目标。
国内无人驾驶前装市场市场空间广阔,百度等厂商进行产业布局。
前装市场带来无人驾驶产业链厂商新投资机会。国内 ADAS 公司产品分为前装产品 和后装产品,前装产品总体还处在起步阶段,后装产品已经有产品销售,并且进入商用 和乘用车市场。部分公司选择了从前装市场切入后装市场的策略,也有公司专注在后装 市场。
中国无人驾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