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智能建筑市场中的自动化商机在哪里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倒逼着工业与城市、建筑的融合,实现智能建筑所包括的智能楼宇、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能环境监测等一系列事关于人类生活安全、舒适、方便的领域,打造人类生存生活的自动化与生态化。云端技术、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得十几年前我们只在电视或是电影里看到的科幻智能家居生活成为了可能,并在近两年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走进普通人群,而我们最常见的建筑管理都在逐步进入智能建筑范畴,在提高能源利用、安全管理、办公或居住体验等方面,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尖端工业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融合先进性。
容量?作为工业自动化与工业信息化技术的研发制造者及方案供应商,我们又如何来分享这一市场的饕餮盛宴?
认真倾听是一种修养,与人分享是一种智慧。在本期的“智能建筑”专题中,特别邀请您参与本栏目建设,谈谈您的观点,与业界分享品牌的智慧。
———市场分析
智能建筑行业市场与工控商机浅析
随着自2013年7月国家标准GB50339-201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发布, 2014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从国家层面正式开启了智慧城市建设大幕下的智能建筑市场的大门。这是在人们生活水平与需求提高的背景下的一个新产业,但是它又不囿于某一个行业的市场,而是一个涵盖了多种行业与技术的市场,也许《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发布在正式规范了行业门槛之后,更加促进了这个新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在本期“智能建筑”专题中,笔者通过整理一系列相关智能建筑的资料,为您展示这个新产业的未来市场空间与工业自动化制造商在这其中的未来商机。
智能建筑行业市场空间
立体绿色智能建筑是发展趋势
在未来居住区,电脑智能化系统控制着建筑技术功能,包括内部气温的调节、供暖、防晒、照明,装在墙上和屋顶的太阳能提供植物和人们的部分能源,最大限度地减少能耗,最大限度地发挥住宅的生态效应。可见,利用智能系统来构筑未来的立体绿化生态住宅,倡导一种绿色建筑文化,住宅建筑才能真正成为具有一定自控能力的绿色建筑。
智能建筑技术与自控市场发展趋向
经济在从房地产行业不断转向实体经济振兴的过程中,建筑业主们仍在继续关注诸如管理建筑运行所需的能源成本及相应的风险。智能建筑的解决方案是有价值的技术部署能源管理策略、生成操作效率、成本控制和可持续性的好处,吸引各地的关键利益相关者的指挥系统建设管理。由此,目前在我国智慧城市的架构中,智能建筑不仅仅是智能技术的单项应用,也是基于城市物联网和云中心架构下的一个智慧应用,因此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是智能技术与智慧应用的有机结合体,智能建筑技术与自控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在哪里?
通过技术改造,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大网络互相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统一的通信网络,形成可以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广播电视等综合业务的宽带多媒体基础平台。智能建筑中,通过三网业务的融合,使建筑内部的人员不再关心谁是服务商,自由自在地获取各种语音、文字、图像和影视服务。
智慧城市中的云中心,汇集了城市相关的各种信息,可以通过基础设施服务、平台服务和软件服务等方式,为智能建筑提供全方位的支撑与应用服务。因此智能建筑要具有共享城市公共信息资源的能力,尽量减少建筑内部的系统建设,达到高效节能、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行业大家谈
楼宇自控市场形成规模需要假以时日
——德国倍福楼宇自动化行业经理李治谈智能楼宇市场建设
随着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步伐的不断迈进,智能建筑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在先进的工业自动化技术发展背景下进行无缝融合,大大提高了建筑的舒适与节能。“在这个市场中楼宇自控与家居智能给我们工业自动化制造商带来了一个庞大的新兴市场。”德国倍福楼宇自动化行业经理李治先生谈到智能建筑市场带给工控商的商业机会时表示:对于这个商机我们也要一分为二来看待:一方面其实传统的以HVAC为主要控制对象的楼控市场在渐渐萎缩,这由诸多复杂因素和不可抗力造成,大概人的因素占主要;另一方面,智能家居市场随着人们对科技和舒适的更高追求正在加速发展,整个市场方兴未艾。但市场还不很规范、产品没有统一标准、商品房产品中未能将智能家居系统作为标准配置,要形成规模市场还需要假以时日。目前的智能家居市场强调是个性化和舒适度,需要适应度强、开放、灵活的产品系统来实现客户的差异化需求。更需要高素质的系统方案提供商来为客户的构想提供建议和准确实施。这个市场将需要业主、集成商、产品方案提供商共同的推动来得以发展。
智能建筑是一个系统工程,就拿智能建筑的核心业务——楼宇自控来说,在整个工程参与过程中的用户、厂商、系统集成商等不同角色与需求角度,对楼宇自动化产品技术有着不同的要求。李经理对此谈了他的看法:楼宇自控行业目前流行的技术是分布式控制,同时也希望通过BMS的形式来把整个大楼的智能化系统在同一平台下来统一控制。既兼顾了就地控制就地运行的功能技术需要,也满足系统集成有机联动的管理要求。从而打造一幢智能化程度较高的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