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智能交通:前景“钱景”都可观
城市发展步入快车道,交通拥堵几乎成为所有城市的通病,堵车、堵车、还是堵车,在上下班的高峰期,堵车成为上班族共同的“痛”。在青岛,“智能交通系统”自开通以来已获赞无数,市民出行享受到了便利和实惠:“行在路上看大屏,车辆违法微信查”成为开车一族的口头禅;坐公交前先实时查询一下车辆跑到了哪一站也成为“公交一族”的惯性动作。另外,越来越多的突发状况也因为智能交通的发展而得到了最妥善的解决。
交通便利的市场需求无限广阔,作为青岛传统制造企业,海信集团率先嗅到了这一商机,不断创新升级,在发力智能电视的同时深耕智能交通领域,如今已经夺取了国内智能交通投资市场的半壁江山。
出行体验
定位公交不用盲等
说到智能交通,家住兴隆路的林女士作为一名普通市民有着颇为深刻的体会,那就是——便利,而这种便利正在影响着林女士的出行习惯。
“我现在每天上下班前,一定先算好时间再出门。”林女士说,她是在今年年初开始体验智能公交的便利。因为自己的工作单位在西部,两地相隔8公里多,所以她每天需要很早就挤公交车去上班。林女士最头疼的就是大冬天的清晨站在寒风里等公交,有时候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才能等到,很煎熬。而经常碰到前脚一辆公交车刚走,后脚她刚走到车站的情形,更让她觉得自己“点子背。”
后来,林女士在同事的推荐下下载了“智慧青岛”APP,上面有公交实时查询,每天早晨在家收拾完,林女士就打开手机查询319路、15路、32路等几路车的行进情况。“从我们家下楼到最近的车站只需步行两三分钟,所以我只要在公交车距离我两三站的时候跑下去就正好。”林女士说,家门口这几条公交线路都能到长途站车站,但这几路车的车站却相距好几百米,经常是在32路车站等车就错过319路和15路车,“自从用了公交查询软件,就能更准确查到哪路车先到站,我可以更有目标地去等车。”
看路况信息定行车路线
白领王女士家住哈尔滨路,在东海路上班,鉴于工作需要,她每天开车上下班,虽说有车开的确是方便了许多,可一旦遇到堵车的话,啥事也都耽误了。“下班时间还好说,而上班打卡,特别是拜访客户的时间就不是自己说了算的。最要命的是有时候送孩子去幼儿园,早半小时到孩子要等开园,晚半小时到孩子就没早饭吃。”王女士说,自从可以通过手机软件看路况,加上诱导屏上的路况显示,好像选择一条相对顺畅的路就更容易了。
王女士回忆说,早晨从家出发的时候,她会先打开手机软件看看高清路况以及电子地图,如果山东路已经开始堵车,她就会直接绕道避过去,如果还算顺畅她就会直接走山东路。“有时考虑上不上胶宁高架路也会抬头看看交通诱导屏,一般一些关键的路口都有,上面显示的周边道路如果是绿色表示畅通,黄色表示略微有些堵,红色是很堵,根本不能走。”王女士说,有了这些提示,自己少走了很多拥堵路段,提高了行车效率。
高考生遇上一路绿灯
智能交通带给小西(化名)的便利是极其重大的。作为高三考生,高考几乎是关系一生命运的大事件,然而在今年的高考中,小西却因为睡过头差点进考场迟到。当天上午8点35分,小西乘车从福州路赶往19中考场,当时车流非常大,而且到延安三路要遇到八九个红绿灯,很难保证在开考前准时抵达考场。
“当时真的很着急,想着是不是有警车开道会快一些?”于是,小西的家人赶紧拨打了110电话。最终,开道的警车没赶来,但小西的家人惊奇地发现,从福州路到延安三路居然一路绿灯,原本半个小时都不一定能赶到的路程,居然只花了14分钟。“后来我才了解到,看似挺简单的一路绿灯,实际上是交警在后台进行了控制,就是通过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对我们所要经过的道路实行‘中心控制’,确保我们经过时全是绿灯。”小西兴奋地表示,现在智能交通实在太便利太强大,这次是真的切身体会到了。
掘金
500个交通信号智能控制
智能交通带给市民强大的便利性,同样也带给商家无限的市场商机。作为青岛的老牌电视机生产企业,一直将技术放在首位的海信近年来不断创新抢抓“智能”机遇,并喊出了“我们是互联网企业”的口号,全面发力智能制造领域。记者采访了解到,除了智能电视方面成绩斐然,在智能交通方面,海信也已经占据了国内半壁江山。2015年上半年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前十大项目中,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拿走了47.01%的市场份额,在前三大项目中更是独占两席,尽显中国智能交通领军企业的实力和地位。
“目前咱们青岛市民体验到的这些智能交通基本都来自于海信的智能交通。”海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青岛项目部工程师贾令宝介绍说,无论是小西赶往考场路上的“一路绿灯”,还是王女士从手机软件、诱导屏那里得到的交通信息,都出自海信之手。比如海信研发的基于拥堵状态的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既可以应付类似小西这种的突发事件,也可以根据采集到的车流量信息、现状,通过后台信号控制系统智能地调整信号灯时长。目前,该系统已经可以控制我市约500个信号灯。“过去红绿灯交替都是交警根据感觉来预设时间间隔。如今借助于大数据,实现了对不同路段、不同时段车流量的定量分析,科学设定红绿灯间隔时间,缓解了拥堵状况。”海信网络科技公司总工程师刘新这样说。
动态交通信息实时发布
另外,海信研发的基于多元数据的精细化全方位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是路况信息发布的重要支撑。贾令宝告诉记者,该系统是以多元化交通信息采集为基础,用海信独创的先进交通拥堵算法,准确及时地计算交通路况和行车时间,“我们通过诱导屏、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发布信息,提供交通路况服务、规避拥堵的动态导航、车驾管信息查询,定制化交通服务,信息互动服务、在线业务办理等,提升市民出行体验,使交通服务更加智慧。”
“咱们本地的交通信息实时发布对外地游客非常有用,他们通过‘青岛智能交通’等APP软件,可以看到高清路况,而且单行线也一目了然,导航的准确性大大超过了其他导航软件。”贾令宝称,看电子地图、诱导屏也可以提前绕开拥堵路段,查交通违法也是点点鼠标的事儿。
智能公交准确程度高
市民林女士在智能公交方面的便利体验也是海信正在努力完善的方向。今年5月底,海信集团与青岛公交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青岛的智能公交早已起步,但准确度和数据分析不够。”海信网络科技公司总工程师刘新表示,海信集团与公交集团的这次合作包括智能调度系统升级和智慧公交云平台的建设,旨在突破智能调度、高清车载视频、安全应急、客流采集分析、行车计划优化等行业难题和核心技术。事实上,青岛公交集团也在国内最早应用了GPS智能公交运营管理系统,率先推出了“公交出行智能查询服务系统”,出行信息日查询量在150万次以上。目前,公交集团拥有营运汽电车5600余辆,公交线路276条,而市民已经可以通过一些APP软件查询实时路况信息以及公交车到达情况。
“目前预测公交车到达时间的准确度不高,发车的调度也无法最优化,这是因为很多如等红灯、堵车等路况问题没有计算在里面。”刘新介绍说,现在的调度和预测公交车到达时间依赖于公交车本身的GPS,而未来,除了GPS,他们还将通过车内外摄像头、磁感应线圈、雷达、微波、超声波、北斗导航、路车通讯等多种方式采集公交车内外的信息,并进行全方位数据分析和计算,做出优化方案。可以将公交车发车的安排最优化,乘客通过终端设备获悉到由软件计算出的最准确的公交车到达时间,甚至包括车内空调是否开启,车内的拥挤情况如何。预计智能调度系统的升级版将于年内在青岛实施完毕,届时将减少乘客平均候车时间15%左右,降低事故率20%以上,将青岛打造成为“公交都市”。
展望
智能交通市场空间巨大
根据中国智能交通协会所提供的数据,预计2009-2016年,中国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系统的总投资额将达到1077.58亿元,其中视频监控系统投资额超过400亿元,年均投资额超过50亿元,智能交通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广阔。业内人士认为,智能交通行业现在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增量市场,因为现在有特别大的需求,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设备的更换,这个市场的机会非常多,而海信是占得先机。
据了解,目前青岛智能交通系统项目建设范围覆盖市南、市北、李沧三区的五纵、六横主干道以及七个商圈及重点区域。智通交通系统包含了巨大的数据库以及道路上的大量 “基础建设”,系统总体包括城市交通数据中心、智能交通管理平台、交通信息服务平台、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等。以往通过计算和测算来估出道路车流量的这种老办法,将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的使用而结束。对此,我市也给予了一定的财政支持。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目前我市正集中财力开展智能交通建设,增加公交线路和公交车数量,包括购买电动公交车、减少污染,提高公交的运行效率,未来更加方便市民乘坐公交出行。
本版撰稿 记者 王婷 摄影 记者 王建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