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中西部如何打造“智慧城市”?也许你该来咸阳看看

2017-04-09 13:39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嵩县田三红 狎戏户奴 庹宗康婚礼 怡口莲广告陈丹妮 闵紫英 泷泽雅美ed2k 濡湿女王 濠江岁月 刘德华 濠江岁月刘德华

中西部如何打造“智慧城市”?也许你该来咸阳看看

来源:《定位》杂志 作者: 责任编辑:市信息办网宣科严西峰 点击数:0 发表时间:2017-03-13

字号:

“看病不排队、领款不出村、办事不跑腿……”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的咸阳,通过打造“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资源共享为抓手、以数据融合为支撑,低成本、高效率、重应用”的智慧城市,被誉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信息化发展的“咸阳模式”。

"醒得早、抓得实、动作快"助咸阳“蜕变”

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咸阳却站在了时代的潮头,并非偶然。

2013年1月,咸阳市被国家住建部确定为首批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2014年6月,咸阳市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首批信息惠民工程试点城市;同年12月,咸阳市又被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列为陕西省唯一的智慧城市时空地理信息云平台试点城市。

集多个国家级试点城市于一身的咸阳迎来“蜕变”。对此,用咸阳市委网信办、市政府信息办主任张鹏的话说,得益于咸阳醒得早、抓得实、动作快。

“所谓醒得早,是指当2011年东南沿海发达城市在国外概念的启发下,开始按照‘洋模式’建设智慧城市。这时地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咸阳既没有照搬‘洋路线’,也没有选择观望,而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迅速做出决策,适时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张鹏认为,一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如果用工业时代的思维思考一个新的机遇,大家可以等看懂了、看清了再行动;但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如果等看懂了才做,就会错失最佳的时机。

“抓得实是指,智慧城市建设的路子一开始五花八门,但咸阳市委领导对我们的要求是问题导向,需求驱动,而不是人云亦云,搞花架子。毕竟每个城市的问题和老百姓的需求都不一样,且每个城市的产业发展现状也不一样。”于是,咸阳结合实际情况,即深化改革中的难点、老百姓生活的痛点和城市发展的重点进行智慧城市建设,实实在在的走出了一条适合咸阳发展的特色路子。

何谓动作快?当2011年智慧城市在国家政策还不是很明朗的时候,咸阳就开始筹划智慧城市建设事宜,并在这一年正式启动智慧城市建设,这为咸阳赢得了主动权。“因此无论哪个部委推试点城市,咸阳都能榜上有名。”

此时,智慧城市建设的重任,便交到了张鹏所在的咸阳市信息办。

顶层设计入手,消除信息烟囱

2013年,咸阳全面启动智慧城市建设。与其他智慧城市争相在云计算中心等硬件上大投入不同的是,咸阳的做法非常务实,这集中体现在顶层设计的理念上——以需求为导向,只做城市需要、有用的功能,且做成熟的应用项目,并逐步完善。“既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又要结合当地实际的顶层设计思路,这才是比较适合欠发达地区智慧城市建设的需求。”张鹏说。

在需求导向理念的指导下,咸阳市信息办在顶层设计上,先后编制了《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实施方案》《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咸阳市智慧城市试点建设方案》《咸阳市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智慧咸阳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项目设计书》等文件,形成了智慧咸阳特有的规划设计框架。

同时,咸阳市信息办针对智慧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信息资源难以共享,数据不能实现大集中等难题,在顶层设计上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即统筹实施网络安全共享、系统平台共享、信息数据共享、网络媒体共享四项基础共享工程,对咸阳市各县市区、市级各部门的信息化项目进行严格审批,能整合的一律整合,能共享的实现共享,该开放的全面打通,冲破信息壁垒,建成了咸阳市政府云平台、信息共享平台。并通过交换加沉淀的方式,连接各业务部门数据库,为各部门、各单位提供数据服务,杜绝了重复建设和新的信息孤岛的形成。

“通过解决方案,既把已有的信息项目、正在建设的信息项目和未来发展的信息项目整合起来,又把政府要求跟老百姓的需求统一起来,这样的顶层设计方案既能够接天,又能够落地,让信息服务融入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

为了确保解决方案的落地实施,咸阳市提出了“大棒+红萝卜”的保障措施。“‘大棒’是指如果不按要求去办,市委市政府就不批项目、不拨资金、不连网路。而‘红萝卜’则是指,如果按要求去办,我们可以把各部门的信息数据拿出来共享。”

合理的顶层设计,让咸阳走向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智慧城市建设的路子。

理顺体制机制

咸阳智慧城市的推动是从掣肘的体制机制抓起,这不仅是智慧咸阳的一大特色,而且是确保智慧咸阳项目能够顺利推进的重要原因。

在体制方面,按照“统一领导、一个规划、一套班子、一笔经费、分工配合”的原则,咸阳市成立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智慧城市和信息惠民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协调推进全市智慧城市和信息化建设。

在机制方面,坚持统一项目建设、统一资金管理、统一数据开放、统一资源共享、统一业务协同的“五个统一”原则,强行并轨,咸阳市成立了“市委网信办、市政府信息办、咸阳市智慧办”三办合一机构,三块牌子一套人马,形成了统筹协调、专门负责、一体共建、集中推进的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机制。

“通过理顺体制机制,避免了多头管理、权责不清的混乱局面,促进了智慧城市各项工作的快速有效推进。”张鹏说。

深知体制机制重要性的张鹏,经常会跟来访的城市考察交流团开玩笑说:“你们来不顶用,如果没有一把手重视,咱们别瞎折腾。”

在体制机制的保障下,咸阳在2013年顺利实施了网络安全共享、系统平台共享、信息数据共享、网络媒体共享四项基础共享工程,在打通了所有政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解决了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信息不能互联互通这个最大的障碍,有力推进了智慧咸阳的建设。

建“六个一”信息惠民工程

“以前办事‘跑断腿’,现在只用‘动动手’,轻点鼠标就能享受‘一站式服务’。而且以前要好几天才能办成的事,现在几分钟就办好了,省时又省力,真是方便多了。”咸阳市民杨先生对这种变化很高兴。

咸阳市民的喜悦得益于智慧咸阳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六个一”信息惠民工程,即群众办事“一站通”、便民服务“一号通”、智慧医疗“一卡通”、治理社区“一格通”、掌上咸阳“一点通”、协同办公“一网通”。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