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智能电网建设促进线损管理

2014-08-17 11:48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去日b pisweibo 卢氏鸡眼膏 杨致远官场飙升记 zuoaiduanpian 应际蕾新浪微博 重庆樱花坊艾薇儿 seqingdianyen 混沌神传说 www.2xy.cc 情牵少女 请留盘上石 虐杀原型使用空桥 销魂倚天之路 康音影美剧 素衣敛红妆txt新浪 v3cf社区 梦幻西游cfxueying 女狐们的末路 亚信男 女生宿舍的秘密ⅱ

>16

(一) 前期准备

6、发现公变台区中40%的台区存在三相负荷不平衡,引起线损增大。

三、下面以金口供电所10kV金口线为例,对线损进行实时计算的案例来说明实施的步骤及方法:

公司通过对具备计算条件的供电所的筛选,确定在实现了采集终端区域全覆盖的金口供电所开展线损实时计算为试点所。金口供电所管辖2条10kV线路,10kV供电线路全长度72.2Km,0.4kV低压供电线路73.108km。专变用户89台,公变用户45台。辖区内供电客户1.5万户,月用电量180万千瓦时。

经过对三个试算结果的分析,得出10kV金口线高低压综合线损为7.3%。属于高线损线路。造成线损高的原因为:

四、提出的降损建议

有了坚实的智能化管理的基础,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就提到了议事日程。线损是供电企业经营成果的体现,也是公司管理水平的标志。公司确定了利用营销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助推管理提升的工作思路。决定以线损实时计算为突破口,从已实现终端全覆盖的供电所首先进行试点。为将来全公司范围探索方法、积累经验。带动整个公司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 线损在线实时计算的管理优势

1、 采集终端进行电能表数据抄录可以规避因抄表时间不同步而引发的抄表数据偏差。

二、 对线损实时计算过程及方法的探讨

在首次进行试算前要先对基础数据进行冻结,我们以抄表例日零时数据为基数,完成了试算数据的基数冻结,这也为将来线损的实际计算做好了数据准备。

2、 可以避免人为干扰抄表数据准确性的问题。

智能电网建设是国网公司的重大决策,智能电网建设正在全网如火如荼的展开。国网即墨公司已安装专变终端7000余台;公变监控终端2700余台,到户智能表30万只。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营销系统为支撑,四到户智能表采集为基础的智能电网框架已初步形成。部分乡镇供电所已实现了采集数据全覆盖,初步具备了智能化管理的雏形。

5、 降低管理费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10<线损率<16

4、对公变台区中线损率大于10的六个台区列出降损计划,与供电所签订降损责任书,限期降损。

(二) 数据的组织和试算

1、更换10kV金口线虎埠前支线35mm2导线以降低线路损耗。

4、 利用对线损在线计算的结果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线路损耗的异常波动,有的放矢的进行重点检查,消除故障、异常,巩固经营成果。

5、及时查处计量异常。完善营销系统,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线损区间

台区数

1、10kV金口线全长29.17KM,且重负荷区在线路末端,引起首端损耗集中,是增加线路损耗的因素之一。

(2) 线损试算阶段

2、10kV金口线中的虎埠前支线,长度5km,供电负荷占全线30%左右。运行线路部分导线线径为35mm2钢芯铝绞线,形成‘卡脖子’,也是增加损的因素之一。

5、通过结果分析,对公变台区的实际低压线损率进行了分段。18个公变台区,低压线损分段如下表:

对金口所10kV金口线的线损实时计算,是我公司以智能电网建设的契机,促进提升管理水平的一次有益的尝试。也为进一步加强线损管理,提出了新的工作思路。公司将以该次线损实时计算为依据,狠抓线损管理。

(2) 对营销系统中客户的基本信息及倍率信息等进行了专项检查,通过普查,及时改正了系统中的错误数据。这样既完善了营销系统的数据,又为精确计算线损奠定了基础。

2、提高采集终端的运行率,发现异常应在3个工作日内消除。

(1) 要做好线损实时在线计算,必须确保数据源准确,即各专变、公变采集终端数据的采集质量,以提高试算的准确度。为此,我们组织专门力量对该辖区内的所有 专变采集、公变监控及到户智能表三类终端采集成功率进行了摸底,筛选出终端运行异常台区,进行终端缺陷处理,使各类终端采集成功率达到98%以上。

我们的基本做法是,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实时采集功能实现实时数据的采集;利用营销系统的客户计量基本信息;采集同一时段的电能表数据,进行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利用分析结果找出技术线损产生的症结,反过来指导供电所的线损管理,降低高低压线损,提高经济效益的办法。

3、 在得到准确的数据源,避免了其它干扰因素后,线路损耗中的的技术、设备等损耗也就清晰可见了。为我们采取技术手段降低损耗提出了思路和方向,为通过优化供电方案降低损耗提供了技术支持。

四、试算结果的分析

4、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发现2处计量异常。现场查明一个专变台区交流采样回路CT变比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录入错误。一个公变台区主表计算回路接线错误,我们及时进行了更正。

每月对所有10kV线路逐条进行线损实时计算,提出分析报告,指导各供电所的线损管理。建立线损督办机制,对10kV线路线损高的供电所进行“督办”。督办周期为三个月,逾期公司将对责任人进行“约谈”。通过实践,有力的促进公司的线损管理工作,为公司进一步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打下了基础,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我们相信,只有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才能有的放矢的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徐勇)

3

我们选定了短、中、长期三个阶段进行了试算。短期设定为一周,中期为半月,长期为一个月。分别进行了试算,用以对初期数据准确性的验证,也便于及时发现用电客户中的异常状况。

<7

6

(1) 基础数据组织

7<线损率<10

异常

4

3、调整公变台区中的三相负荷平衡,降低损耗。

现将我们在工作中的做法和得到的经验进行总结与同行们探讨。

3

2

3、到户智能表上线率的高低是引起计算过程公变台区低压线损波动的因素之一。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