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厦门转出新活力
湖里区百名专家进社区助力基层医疗条件提升,受到群众欢迎。记者 施辰静 摄
根据厦门的社会发展水平,目前的养老服务体系滞后于养老服务需求,应该尽快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充分发挥居委会的功能,以社区机构为依托,弥补养老机构的不足。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完善社区相关配套,金尚、前埔等小区在社区养老服务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是让全市实现社区养老。(记者 廖丽萍)
在海沧区院前社,注重从房前屋后的小事实事做起,有效激发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过去的“空壳社”成了远近闻名的社区治理的典范村。青年农民陈俊雄带领一群年轻人成立了济生缘果蔬专业合作,将村里荒废的田地打造成“城市菜地”,不仅鼓了“钱袋子”,也美了“旧村子”。
▲厦门市人大代表、市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 张劲秋
民生改善力度加大。总投资2.4亿元的14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完成。全年新增就业18万人。企业最低工资标准调高至每人每月1500元。率先设立规范化镇街仲裁派出庭和社区劳资纠纷综合调解室。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470元,高出国家标准90元。在全国率先实现慢性病患者分诊20%目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至月人均3118元,居全国前列。建成366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9个,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5107套,基本建成7290套。
成就
声音
▲厦门市人大代表、集美区杏林街道曾营社区党总支书记 陈锡育
在湖里区金安社区,“志愿者”已然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成为社区鲜活的文化载体。
社会转型
社会事业繁荣发展。新改扩建中小学项目25个,开建公办幼儿园19所,分别新增学位2万个和5000个。获批全国三个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之一。第二医院三期投入使用,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厦大附属翔安医院等启动建设,弘爱医院等社会资本办医项目进展顺利。国内规划面积最大的儿童公园一期、二期建成开园。
原标题:“三大转型”,转出新活力
▲厦门市人大代表、厦门市民立小学校长 蔡梅珍
共同缔造成效显著。全国社区治理创新工作会议在厦举行,民政部等在全国推广共同缔造经验。建成镇街、村居全覆盖网格化信息平台,社区普遍成立社企共建理事会。深化建设平安厦门,在全国率先实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地方性法规。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
镜头:共同缔造成就美好家园
“房子虽然不大,但是我在金安社区住得很舒心。”作为社区志愿服务队的队长,社区居民鲁惠芳在志愿服务中找到了归属感,在她看来,能为所在的社区尽一份绵薄之力,既帮助了社区,也温暖了自己。
上一页
以开展“美丽厦门 共同缔造”行动为载体,从2013年7月开始,厦门着力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协商共治”的社区治理体系,社区活力全面迸发。2015年7月底,在厦门召开的全国社区治理创新工作会议上,“厦门经验”被作为全国社区治理创新的样本来研究并推向全国。如今,厦门市各区各部门都在探索如何进一步持续推进共同缔造工作,创新社区、完整产业社区、工业社区等各类新型社区模式的建设,都成了厦门市在社会治理创新方面的新探索。
经过几年的建设,“共同缔造”在厦门已经深入人心。在“三个转型”方面,厦门正积极推动“岛内外一体化”,集美区作为岛外“四大新城”之一,新城建设一直是政府关注的重点,但是在“提升岛内,拓展岛外”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岛外老旧小区的建设。我所在的集美曾营社区就属于老工业区,由于基础薄弱,社区在燃气管道、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上相对较差,因此,在政策的落实和资金的补助上,政府也应该加大力度。
作为厦门最大的纯社会保障性住房社区,由社区居民自发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无处不在。他们或者治安巡逻,或清洁小区,或维护秩序,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共同缔造了一个互助友爱、邻里和谐的金安社区。
在互联网+、大数据兴起的背景下,我想教育事业也可以与这些热点相结合,比如通过大数据摸底,了解学位资源的需求分部情况,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布局扩大资源。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目前,厦门的教育人口主要集中在岛内,岛内外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不仅不利于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也会影响城市的稳定发展。在这方面,希望政府在政策和扶持上,多向岛外倾斜,引导教育人口的科学流向,推动社会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