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中丹(上虞)生态合作园:打造长三角绿色经济明珠(图)

2016-01-01 11:12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龙虎武师 龙组特工 龙组特工txt全集下载 龙组特工txt下载 龙组特工免费阅读 龙组特工全文免费阅读 龙组特工无弹窗 龙组特工最新章节 落伍文学 落伍文学网 落伍小说 落伍小说网 猫腻作品 美男请躺好任珺采撷

  绿色智能建筑、高效污水处理、精准空气质量监测...原本看似科幻、遥不可及的技术,随着中丹生态合作园落户上虞,正在逐渐变得清晰且触手可及。

  2015年4月,上虞区政府领导率团访问丹麦,并代表上虞政府和丹麦哥本哈根投资促进署签署《产业园合作共建协议》,正式确定两地合作,酝酿已久的中丹(上虞)生态合作园正式拉开大幕。

  丹麦,绿色环保产业矫矫不群,在北欧乃至世界均闻名遐迩;上虞,长三角经济重镇,产业发展优质,素有“建筑之乡”美誉!对于建立生态合作园,两地一拍即合,这也意味着,随后的发展轨迹中,“绿色经济”将成为中丹(上虞)生态合作园的发展核心词,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乃至整个长三角产业链也将注入全新的“生态基因”。

  合作园落户上虞 源于优势互补

  或许有人会问,中国那么大的版图,中丹生态合作园为什么会偏偏选择落户上虞?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许国华给出了如下回答:

  2007年9月,浙江与丹麦西兰岛区大区政府缔结友好关系;2011年8月,签署新的战略合作备忘录;2012年6月,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丹麦王国气候、能源和建设部签署《关于建设节能合作谅解备忘录》。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三个时间节点平平无奇,而对于上虞来说,却显得尤为亲切。在此背景下,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与丹麦政府对接,旨在引进丹麦及北欧地区的优质产业化项目,打造国际合作产业园。经过一番交涉,最终与丹麦哥本哈根投资促进署达成合作共建协议,由此,中丹(上虞)生态合作园腾空出世。

  当然,上虞与丹麦的合作,出于诸多因素考虑。许国华介绍,其一:资金优势与技术优势互补。上虞产业优质,以机械装备、精细化工、轻工纺织、照明电器、新能源新材料为五大主导产业,民营经济繁荣,民间投资能力强、需求旺盛;而丹麦及北欧国家在绿色节能环保产业拥有众多领先技术,需要转化成生产力。其二:产业优势与市场优势互补。上虞是浙江“建筑之乡”,而丹麦及北欧国家的绿色建材产业处于领先水平,不谋而合。其三:开发区转型升级和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国内三废处理要求技术不断优化,丹麦技术的注入,能有效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进而辐射全省。

  先天条件优越 后天发展扎实稳健

  上虞——“浙东新商都”,长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佼佼者,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基础,这正是吸引丹麦等外资企业的重要原因。

  首先,地处长三角发展要地。上虞地处上海、宁波、杭州、温州等城市群的中间位置,产业园所处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长三角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块,也是环杭州湾产业带的中心位置,是浙江省未来产业发展的黄金平台。

  其次,交通便利,“海陆空”通达。开发区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宁波机场各40分钟车程;距宁波北仑港84海里、上海港108海里,区内正在规划建设8000吨级出海港口,3000吨级临时码头已基本建成;高铁、嘉绍跨江大桥通车,全面缩短空间距离。开发区兼备“海陆空”优势,交通区位优势绝无仅有。

  第三,“宜居、宜业、宜游”,居住环境优越。上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一个有“情怀”的城市。为了吸引外资企业在上虞扎根,上虞特别实施外商投资“绿卡”服务制度,持卡人在居住、劳动就业、出入境、人生安全、交通、子女就学、就医、旅游等方面享受特殊优待政策。

  第四,基础配套设施完善。区域控制范围为海涂围垦地,不涉及土地佂迁,且地势平坦,具备承载大企业、大项目发展的先决条件。与此同时,规划区内水、电、天然气、蒸汽等配套设备,已实现“九通一平”。

  第五,生活配套一应俱全。随着国际产业园的建设,为增加外来企业与上虞之间的黏性,上虞加大生活配套建设,在开发区内建设外资企业园,按照外资企业的风格、习惯建设生产、生活用房;同时,杭州湾海上花田颇具北欧气息,让外资企业找到“归属感”。

  此外,在教育领域,开发区已经确定引进一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为开发区提供对口“蓝领”;此外,开发区正在积极洽谈中加国际学校项目,若成功落户,将涵盖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所有国际化汉语教育,解决外资企业子女就学问题;在医疗上,上虞有三甲医院两家,对持有绿卡否认外来投资者就医走绿色通道,全程专人陪同。

  两家公司两种模式 备战优质项目引进

  近几年,环保成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大课题,人们对环保的意识越来越强烈。敏锐的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迅速捕捉这一信息,决定重点引入丹麦包括欧洲国家地区绿色智能建筑、水处理、空气质量监测和净化等产业化项目。

  许国华说:“我们相信节能环保、绿色建材产业的市场将会越来越大,绿色智能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新趋势,水质量、空气质量将会是人类,尤其是中国面临的最大的生存课题,所以我们看好这些产业的发展前景,这恰恰也是丹麦及北欧国家拥有技术优势的产业。”

  为了能让项目稳健推进,产业园分两个区块推进:一是建设中丹创新科技公园,满足办公、培训、测试、展示、科技成果转化、中北欧企业入驻办公等用途;二是建设中丹生态产业基地,导入丹麦及北欧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绿色建材等产业链企业。

  为此,上虞着手筹划设立两家公司,一家名为杭州湾国际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致力于清洁能源技术、环保技术、绿色低碳节能技术等的引入、研发和市场化,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另一家是中丹科技公园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中丹科技公园的建设及产业化基地对外招商、投资、运营管理等工作。

  除此以外,中丹(上虞)生态合作园实现两大创新:一是在产业集聚模式上,中丹(上虞)生态合作园由国际创新科技公园和生态产业化基地两部分组成,具有产业创新能力培育、产业联动、产业集聚模式创新的特点。二是在资源整合运营、招商模式上,积极筹建杭州湾国际创新研究院,以产业研究院作为产业园开发运营、资源整合、产业招商的载体平台。

  按照既定规划,今年年底,中丹科技创新园将正式启动建设,头批将至少引进2家企业。采访过程中,许国华透露出对中丹生态合作园的期许:“我们的愿景一是打造国内绿色智能建筑技术的示范基地,其二是提升国内水处理技术,三是发展空气质量检测技术,开发空气设备。力争通过5-8年的努力,引进投资30亿元以上,发展成为有生命力的特色国际合作产业园。“

  如今环保风、生态风已然刮入寻常百姓家,我们有理由相信,因地制宜、应运而生的中丹(上虞)生态合作园势必能够”好风凭借力,送己上青云“,成为长三角最为璀璨的绿色明珠!(文/陈华清)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