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人工智能时代,语音技术怎么赚钱?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i黑马。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半个月前的锤子手机发布会让全国人民(包括我妈)知道了一家叫科大讯飞(002230,股吧)的公司,以及语音智能这件事。
我没有在现场。据说老罗向观众们介绍了锤子的主要合作伙伴科大讯飞的一款产品——讯飞输入法。老罗用很快的语速说出一大段长文字,讯飞做到了无时差翻出文字版本,并且识别结果几乎没有任何偏差,堪称完美,现场一片欢呼。
讯飞输入法支持 19 种方言输入,相比苹果的 Siri,以及微软的 Cortana, 讯飞输入法显然在本土化上占尽优势。
讯飞输入法背后的公司叫科大讯飞,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智能语音技术提供商。第二天,科大讯飞的股价在开盘点迎来了新高。
鉴于从 2008 年科大讯飞上市开始股价表现平平,不少人表示终于熬到了可以套现的时刻。
除了讯飞,国内在近几年内崛起了一连串致力于智能语音的创新公司,典型代表有思必驰、声智科技,以及云知声。
人工智能时代来临,语音技术公司的春天又来了。围绕 AI 的创业团队如雨后春笋,智能语音技术的应用成为它们打开市场的首要选择,几乎每个月都会有数款语音交互机器人发布。除了硬件,语音服务平台也迅速被建立。键盘作为输入系统即将被停留在上个时代,人类将用语言和机器进行交互。智能家居和车载成为语音产业最集中的领地,也即将诞生出先的爆发市场。
然而,高新技术怎么赚钱、做什么赚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事实上,热炒的讯飞输入法、讯飞语点以及讯飞语音云,仅占讯飞的总营收 3% 左右,收入不足千万。道听途说的还有一件事,科大讯飞每年 20 多亿的收入,其中绝大多数来源于铺网线和做教育工程的集成,并非是高精尖的智能语音技术。
上个月,在深圳举办的一场小型内部智能语音研讨会上,思必驰副总裁、声智科技创始人,以及来自峰瑞资本、祥峰投资的两位关注人工智能的早期投资人进行了关于“语音技术如何赚钱”的话题讨论。恰好我在现场,觉得说得非常不错,有些段落简直堪称精彩。于是要来了录音记录和版权,分享给大家。这里也许有你想要听的实话、真话。
—— 深蓝DeeperBlue 主编 季星
2016.11.11
研讨嘉宾
而在 2015 年,我们依然认为语音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机会。
原因有以下两点:首先,虽然在过去的两到三年里,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语音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我们发现实际准确率仍然不够高——虽然大家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宣传,说准确率达到了 95% 以上或者更高,但实际情况是,在实际使用时并没有那么高。
抛开算法和技术方面不谈,前端的很多问题我们还没有解决。我打个最简单的比方:过去我们讨论的语音识别技术,有点像人类的大脑——在听到声音之后,我们如何进行翻译,或是怎样把它变成大脑可以理解的信息。
但实际上,关于耳朵的问题我们还没有解决——如何排除噪声干扰?如何在多人讲话的时候会听清想听的内容?如何在距离较远时分别声音的方位?前端的语音/声学交互的很多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整体的体验始终不够好。
第二点,从数据上看,苹果上语音搜索的使用率其实并没有那么高,原因在于,手机虽然不是键盘的,但触屏的体验还是很好的。发展的前景在于智能硬件:在手机之后,大量智能终端的爆发,包括家居、车载、可穿戴设备、机器人等,这些智能终端上的键盘——或者说手指就变得更加不重要以及不友好,而语音则变得更加友好和重要。
基于以上两点,我们认为,语音技术还会有更多发展和进步。
关于语音技术,大家其实一直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怎么赚钱?科大讯飞 20 多亿的收入,其中绝大多数是铺网线和做项目工程,前沿科技类的东西其实是没有赚到钱的。
在线上,我们本来可以提供 API 赚钱,但后来百度免费了,那其他人也只能免费了。做 APP 去对接服务,大家会觉得手机上的用户习惯、行为习惯还没建立起来。所以我想问就这个很实际的问题听听大家怎么看。
现在其实大家能够看到,从 PC 和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其他,语音很可能是一个方向。语音作为一个便捷的交互方式之一,随着智能硬件设备的迭代更新,它有可能会成为替代触屏的交互模式。这也是为什么资本和技术都聚焦在这一块,使得人工智能的一个小春天在寒冬中诞生。
赚钱这件事情,目前我们确实看不清。
但是围绕着这个方向,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大方向:一个是核心技术以及产品体验的提升,这是必须要做的。第二个则是,我相信大部分公司,在未来肯定会有一笔相对不多也不少的技术授权费之类,虽然这部分不足以满足资本需求。
然而我仍旧相信,未来无论是 2C 也好、2B 也好,在这个环节上大家都在探索。这条路径是曲折的,但方向一定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