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從“人找貨”到“貨找人”高新技術打造智慧物流
近年來,國內物流領域的智能應用和技術水平發展迅速。在2020年亞洲國際物流技術與運輸系統展覽會上,一大批國內“黑科技”裝備得到集中展示,傳統意義上的物流正日益被數字物流、智慧物流所取代。
前一分鐘還是尾款人,后一分鐘已是收貨人。這是倉儲智能化、數字化變革趨勢下帶來的消費體驗。數據顯示,2020年“雙11”當天,蘇寧物流全國十余座“超級雲倉”12時的發貨量已超2019年全天,承接的三方業務單量同比增長107%。2020年6月,蘇寧物流數字孿生系統在南京大件物流倉落地,技術人員在系統內設置條件參數,系統即可自動輸出倉庫最優運營策劃,讓倉庫進出貨效能整體提升30%。
在義烏這座以“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著稱的城市,平均每天都要發出上千萬件的國內快遞包裹。在浙江義烏快遞園區,面對海量的工作量,工作人員卻泰然自若,在他們的身后,各種自動化分揀傳輸設備有條不紊地高速運轉,大大縮減了快件運轉時效,使快遞企業實現全天候、多頻次收件,最快可實現1小時發貨。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許多物流“黑科技”應運而生。在2020年亞洲國際物流技術與運輸系統展覽會上,一大批國內“黑科技”裝備得到集中展示:智能機器人快速揀貨,大數據計算運輸路線,無人搬運車、無人機、爬樓機幫助送件……從倉儲到運輸再到末端配送,都有高新技術設備的身影。
原標題:從“人找貨”到“貨找人” 高新技術打造智慧物流
王響雷舉例說:“巷道堆垛機主要用來在高架庫上存取生產物料,要在長達幾十到上百米的巷道中運動。以往設備是採用紅外通信進行數據回傳。但實際使用過程中,紅外通信會因為設備運行震動、車間粉塵等原因造成通信不穩定。現在我們將堆垛機的控制器與5G終端直連,通過5G網絡與物流調度平台通信,替代了原有的紅外通訊方案,讓堆垛機更順暢運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科技技術裝備是現代物流體系的重要支撐。國務院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指出,要加快推進智能物流,加強智能化裝卸搬運、分揀包裝、加工配送等智能物流裝備研發和推廣應用,建設深度感知智能倉儲系統,提升倉儲運營管理水平和效率。
隨著倉儲物流的數字化,現代“倉儲”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倉庫”,而是一個能提供更精細化服務與資源的過程。電子面單、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在此應用,推動越來越多的智能倉、數字倉以及智慧物流園區出現。
筆者了解到,目前,除了智運快線,京東、順豐等快遞也將無人機運用在了鄉村農產品運輸中,有效解決了山區陸上交通配送難的問題。(王雅慧)
這種情況到2020年4月終於得到解決。4月15日,一個名為“智運快線”的無人化、輕量化運輸網絡在新安鎮正式運營。從外觀上看,智運快線有點像迷你版的低空纜車:兩條雙向鋼索架構起一條“低空高速軌道”,軌道上,一個個穿梭機器人快速前進。每個機器人攜帶載重100千克的運輸箱,在雲端系統的控制下,將快遞從鎮級基站運送到村級基站,全程僅需十幾分鐘。
5G網絡建設的推進,也為物流效率的提升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中國移動政企事業部副總經理俞承志表示,推動5G融入傳統物流行業,是對產業基建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是實現國家“新基建”戰略發展的有效舉措和重要實踐。
(責編:楊虞波羅、呂騫)
現代物流體系是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關專家指出:“物流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速度與質量。智慧物流建設是建設現代物流體系的必然之路。”
“穿梭機器人自帶動力,能耗極低,攜帶100千克貨物行駛100公裡,僅需3-5元電費。”該縣智運快線項目工程部技術總監黎樹中介紹,“整個智運快線網絡配備了中央控制系統,疊加了大數據、雲計算、北斗導航等前沿技術,可以實時掌握穿梭機器人的狀態和位置。對於穿梭機器人的狀態,系統可以全程監控,如電量不足、風力過大等情況都會預警,避免一般故障的發生。一旦發生機械故障,監控系統也會馬上收到信息,就近派出清障機器人或者工作人員到場排查。”黎樹中還表示,因為智運快線是網狀布局,一條線路發生故障,並不會影響其他線路的運行,穿梭機器人會由系統安排走備用路線,一般不會發生全網癱瘓的情況。
1、日均處理150多萬件快件的“業務能手”
3、智運快線確保新鮮水果即時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