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物流管理中心、鞍钢实业集团铁路工程有限公司
一、 应用企业简况
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鞍山钢铁)是鞍钢集团最大的区域子公司,是全国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始建于1916年,前身是鞍山制铁所和昭和制钢所。鞍山钢铁成立于1948年12月,是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被誉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是“鞍钢宪法”诞生的地方,是英模辈出的沃土,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鞍山钢铁生产铁、钢、钢材能力均达到2600万吨/年,拥有鞍山、鲅鱼圈、朝阳等生产基地,在广州、上海、成都、武汉、沈阳、重庆等地,设立了生产、加工或销售机构,形成了跨区域、多基地的发展格局。目前,具有钢、铁、钢材260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能够生产16大类钢材品种,120个产品细类,600多个钢牌号。42000个规格的钢材产品,广泛应用与国民经济各领域。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物流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物流中心)是鞍山钢铁国内物流业务的管理和运行平台,业务覆盖范围包括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逆向物流,涉及汽车运输管理、铁路运输管理、海路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包装、加工等核心业务。
二、 项目建设背景
(一) 是适应钢铁企业高品质发展的必然需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结构性深度调整时期,钢铁企业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钢铁市场产能过剩、供需失衡,同质化竞争激烈,国内钢铁企业均积极推进去产能、降成本、优结构、提效率为主要内容改革,加快企业转型升级,适应高品质发展需求。钢铁企业的物流量较大,其中包括钢铁企业生产所需要的铁矿石、能源以及辅料,物流成本较高。鞍钢作为大陆型大型钢铁联合生产企业,受到国内铁矿资源及煤炭供应以及地理位置限制,鞍钢每年需大量采购原燃料,按目前2600万吨产能测算,预计需要约11250万吨的原燃料,物流过程也被誉为“钢铁大游行”,同时为确保生产供应安全,会在港口、自有料场囤积大量原燃材料,耗费了企业高昂的采购、运输、库存成本。据统计采购物流成本约占鞍钢全部物流成本的50%以上,造成利润空间被大幅挤压,降低了市场竞争优势,制约了鞍钢高品质发展实际需要。随着钢铁市场竞争的白热化,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向“第三利润源”要效益是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一个必要途径。为此,采购物流作为物流中重要环节,集约高效、精益卓越采购物流流程及信息化集成管控系统成为迫切的需要。
(二)是实现钢铁企业采购物流精益管理的支撑保障
鞍钢一直在信息化上不断投入,如2007年开始陆续投入运行的产销ERP、铁运ERP、MES等信息化系统,后续又陆续开发上线了决策支持系统、SAP、财务共享系统等信息化系统,很好的支撑鞍钢产业升级。但是以往信息化投入更加侧重的生产制造、销售、财务集成,采购物流相关信息化相对薄弱,一部分已有信息化系统,分布在各职能中心、厂矿,如计量系统、质检系统、汽运信息系统等均有各厂矿依据厂矿职责、业务需要进行开发,信息没有集成,且开发标准、模式、结构、物料编码原则差异性很大,属于单独部门级信息化系统,成为信息孤岛,没有有效进行集成,缺乏系统全面的分析功能,对公司经营决策缺少支撑;还有一部分暂时没有信息化系统,属于空白,如港口原燃料、周边采购等一直都是靠人工进行操作,数据多点采集不能共享,业务流程不透明,结算时手工制单录入财务共享系统实现财务结算数据的归集,效率低下。由于采购物流涉及物品种规格多、运输过程长、物流节点多、管理困难而复杂,且保供应需求刚性,资金占用较高、物流成本较高。原有的采购物流相关信息化系统难以支撑企业新的发展思路和战略需要,亟待对采购物流流程进行再造并进行信息化集成整合和升级。因此,采购物流迫切需要信息化集成度较高,覆盖采购物流过程全流程管控,实现自动结算、成本归集、综合统计分析的核心管理系统,是实现钢铁企业采购物流精益管理的支撑保障。
(三)是提升企业集中管控、精细化管理水平有效措施
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下,鞍山钢铁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落实“改革引领、创新驱动、质量升级、智能制造、绿色发展”的工作要求,加快实施“1+6”产业规划,坚定不移做精做强钢铁主业,协调推进相关产业发展,不断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鞍山钢铁提出了加快高品质发展,加快向着最具行业竞争力钢铁企业目标迈进。具体为构建企业创新发展“四大平台”,其中包括以科技为导向,加快现代物流、清洁发电、化学科技、绿色能源、冶金炉材、高端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发展,构建新兴产业发展的平台。但是原有采购物流业务还有部分没有纳入信息化系统管理范畴,物流环节信息的采集、统计、分析、计量确认、核算、成本归集仍依靠人力完成,对人力要求依赖性较大、效率较低。已有的信息化系统多成为信息孤岛,底层基础数据多在各部门级业务系统中运行,信息不能共享,缺乏统一的数据规范,缺少集中一体化管理,难以到达精益管理的需要。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大范围应用,现有职工计算机等信息化接受及应用能力普遍提高,管理流程有序规划、物流控制节点管控机制、信息数据横纵贯通等管理理念、手段及方法已经深入至管理团队的每一个人,企业、管理者、职工都迫切需要利用信息化平台和相关系统集成信息支持实现集中管控、精细化管理创新模式的发展。通过不断强化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组织机构建设,以及高效的协同管理不断提高综合竞争力,确保鞍山钢铁提出的目标顺利实现。
三、 信息化进程及主要做法
物流中心以鞍山钢铁改造升级信息系统集成平台为契机,通过梳理优化流程,调整组织结构,统一数据规范,新建和整合形成采购物流全面集成的信息化系统,构建物流一体化信息平台。抓住采购供应价值链关键环节,实现集中管控,业务管理精细化。主要做法如下:
(一)明确定位,实现流程再造设计
1.直视痛点、明确定位
目标是开发一套覆盖采购物流管理全业务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优化各单位、各部门、各岗位的数据信息流,根据管控指标体系和管理机制,将原有分散于优化各单位、各部门、各岗位的业务数据多信息源,多平台、多系统、多用户,以及不能共享和交叉重复的信息数据按管理职能和实时动态运营管理机制的要求逐一进行梳理,分类、合并和调整,统一规划整合到管理体系中,形成采购物流全流程数据链集成,提高信息数据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效率,增强采购物流保供的执行能力和市场响应能力。
2.梳理流程,再造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