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智能家居不能闭门造车 先听听用户想要什么

2019-06-11 12:02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梵克雅宝招聘 股票网 tonight merry christmas 股票行情查询 天下财经投资者说 good boy 鬼眼狂刀游戏 热血无赖飞膝击晕

智能家居不能闭门造车 先听听用户想要什么

     慧聪智能家居网讯 近日,苹果打造的智能家居样板间火了,通过手机上的Siri语音助手,你可以轻松对门锁进行开关、控制窗帘的闭合、调节台灯的灯光、远程管理空调、空气净化器、室内摄像头等等,通过预设的场景和自动化操作,你还能够让系统智能学习你的使用习惯,从而实现“一键式”室内多种智能设备的管理,听起来是不是有些心动。智能家居的热潮一直未退,但你知道人们对智能家居的接受程度及所愿意付出的花费是多少吗?以下这份调查,你或许能发现什么。

    在为期5天的调研活动中,共有1462位用户参与调查,其中20岁—40岁的用户占比87.55%。以下是问卷部分摘要:     


智能家居已在眼前

智能家居已在眼前

    大多数(91.44%)用户表示对智能家居系统了解或接触过,其中46.03%的用户表示听说过智能家居系统,28.52%的用户表示对智能家居系统有一定了解,16.89%的用户表示接触过智能家居系统。    

 微信/微博是用户了解智能家居的主要途径

微信/微博是用户了解智能家居的主要途径

    从调查发现,57.39%的用户通过微信、微博了解智能家居,41.86%的用户通过杂志、报纸了解智能家居,34.62%的用户通过网站、客户端了解智能家居。可见,线上平台是用户了解智能家居的重要途径。     

产品性能是影响用户选购的重要因素

产品性能是影响用户选购的重要因素

    在选购智能家居产品时,76.51%的用户更注重产品性能,其次,产品价格高低也是用户在选购智能家居产品时的衡量因素。高档外观和产品服务占比较低。   

 消费者更倾向于去天猫淘宝京东选购

消费者更倾向于去天猫淘宝京东选购

    从调查得知,用户更愿意去天猫、淘宝、京东进行智能家居产品选购,其中,天猫平台占比25.92%,淘宝平台占比25.79%,京东平台占比21.14%。    

 智能家电控制受消费者关注

智能家电控制受消费者关注

    对于智能家居功能,用户最为感兴趣的是智能家电控制系统及远程监控系统。其中,51.09%的用户更感兴趣智能家电控制系统,42.82%的用户更感兴趣远程监控系统。  

智能家居系统合理价格

智能家居系统合理价格

    大多数(58.62%)用户认为一套智能家居的合理价格是2000元至1万元,25.44%的用户认为是一万元至三万元。   

智能家居存在的问题

智能家居存在的问题

     在智能家居存在的问题中,“质量不过关”、“价格虚高”、“算不上真正的智能”分别占比最高。其中,47.61%的用户认为目前智能家居存在“质量不过关”,46.92%的用户认为目前智能家居“价格虚高”,42.20%的用户认为目前智能家居“算不上真正的智能”。   

 倾向于购买单品

倾向于购买单品

    在选择“购买智能单品,还是整套的智能家居系统”中,83.17%的用户表示更倾向于购买智能单品,而问及原因,51.30%的用户购买智能单品是因为使用方便;31.87%的用户购买智能单品是因为价格便宜。

    综上,我们可以得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开始了解和接触智能家居,在选购智能家居产品时,消费者更为看重智能家居的控制功能、产品性能及产品价格,对于质量越高、性能越强、价格越合理的智能家居产品,消费者接受程度越高。

责任编辑:刘文娟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您可能还会关注的

·智能家居如何打破业内火热终端冷...

·不要只是“喊口号” 智能家居务...

·各国差距:是怎么卖智能家居

·国际采购青睐中国制造 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市场大浪淘沙 企业如何...

·苹果在国贸改造了一套房 智能家...

·智能门锁撬动智能家居生态圈

·智能家居的所谓入口前途在哪里?

·智能家居“概念”外衣加速褪去

·人工智能如何促进智能家居市场普...

·安装智能家居系统前 你需要做这...

·多厂商推智能音箱争夺智能家居入...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