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12个智慧医疗应用案例,带你感受物联网技术
[导读]智慧医疗旨在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准确、实时感知医疗信息,并进行全面、科学分析,作出智慧的决策,从而提升医疗服务的信息化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一流的医疗服务,为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打下坚实基础。
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水平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智慧医疗旨在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准确、实时感知医疗信息,并进行全面、科学分析,作出智慧的决策,从而提升医疗服务的信息化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一流的医疗服务,为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打下坚实基础。
一、智慧医疗的物联网相关技术
1. 医疗信息感知
目前,绝大多数医疗信息都可以通过医用传感器感知或采集的。医用传感器就是一种电子器件,特指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传感器,能够感知人体生理信息,并将这些生理信息转换成与之有确定函数关系的电信号。体温传感器、电子血压计、脉搏血氧仪、血糖仪、心电传感器和脑电传感器是智慧医疗中最常用的传感器。
2. 医疗信息传输
无线人体局(区)域网
无线人体局(区)域网 利用近距无线通信技术,将穿戴或植入在人体身体上的集中控制单元和多个微型的传感器单元连接起来。典型生理传感器有穿戴式或植入式两类 ,比如心电图传感器、血压传感器、血氧传感器、体温传感器和行为感知器等等。无线人体局域网主要针对健康监护应用,可以长期、持续的采集和记录如糖尿病、哮喘和心脏病等慢性病人的生理参数,并在需要时为病人提供相应的服务,如在发现心脏病人的心电信号发生异常时及时通知其家人和医院,在发现糖尿病人的胰岛素永平下降时自动为病人注射适量的胰岛素。
无线局域网
在移动医疗护理应用中,护士利用手持移动终端设备,可以快速将病人的相关信息通过医院无线局域网传输到医院信息系统的后台数据库中,也可以根据病人的唯一标识号从后台数据库中读取病人的住院记录、化验结果等信息。无线局域网也可以接入广域网,将数据和信息传送到远端服务器。 在远程医疗应用中,通过布设在家庭的无线局域网,可以将居家老人的实时生理数据、活动记录和生活情况等传送到医院数据中心进行分析,并在发生紧急情况时通知家人或值班医生。此外,无线局域网还可用于室内定位。
广域网
广域网适用于医疗信息的远距离传输 ,主要用于远程医疗、远程监护、远程咨询等应用中的信息传输。
3. 医疗信息处理
医疗信息具有多模特性 ,包括纯数据(如体征参数、化验结果)、信号(如肌电信号、脑电信号等)、图像(如B超、CT等医学成像设备的检测结果)、文字(如病人的身份记录、症状描述、检测和诊断结果的文字表述),以及语音和视频等信息。医疗信息处理涉及图像处理技术、时间序列处理技术、数据流处理技术、语音处理技术和视频处理技术等多个领域。
图源:图虫创意
二、物联网技术应用在智慧医疗的案例
1. 智能医疗监护
智能医疗监护 是指通过感知设备采集体温、血压、脉搏等 多种生理指标,对被监护者的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控。
移动生命体征监测
将移动、微型化的电子诊断仪器,如电子血压仪、电子血糖仪等植入到被监护者体内或者穿戴在被监护者身上,持续记录各种生理指标,并通过内嵌在设备中的通信模块以无线方式及时将信息传输给医务人员或者家人。移动生命体征监测 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既方便了被监护者,还可以弥补医疗资源的不足,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问题。
医疗设备及人员的实时定位
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对于医务人员、患者、医疗设备的实时定位 可以很大程度地改善工作流程,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可以方便医院对特殊病人(如精神病人、智障患者等)的监护和管理,可以对紧急情况进行及时的处理。
行为识别及跌倒检测
行为识别系统 是用于计量用户走路或者跑步的距离,从而计算运动所消耗的能量,对用户的日常饮食提供建议,保持能量平衡和身体健康。跌倒检测系统是对一些特殊人群特别是高血压患者等进行意外摔倒的检测,并迅速报警。
2. 远程医疗
远程医疗监护系统 支持家庭社区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医院临床无线医疗监护系统、床旁重患监护和移动病患监护。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由监护终端设备和无线专用传感器节点构成了一个微型监护网络。医疗传感器节点用来测量如体温、血压、血糖、心电、脑电等人体生理指标。传感器节点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发送至监护终端设备,再由监护终端上的通信装置将数据传输至服务器终端设备上,远程医疗监护中心,由专业医护人员对数据进行观察,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和医疗指导,实现远程医疗。
3. 医疗用品智能管理
药品防伪
RFID电子标签识别技术 在药品防伪方面的应用比较广泛。生产商为生产的每一批药品甚至每一个药瓶都配置唯一的序列号,即产品电子代码。通过RFID标签存储药品序列号及其他相关信息,并将RFID标签粘贴在每一批(瓶)药品上。在整个流通环节,所有可能涉及药品的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和用户等都可以利用RFID读卡器读取药品的序列号和其他信息,还可以根据药品序列号,通过网络到数据库中检查药品的真伪。
血液管理
基于RFID识别技术的血液管理实现了血液从献血者到用血者之间的全程跟踪与管理。 献血者首先进行献血登记和体检,合格后进行血液采集。每一袋合格的血液上都被贴上RFID标签,同时将血液基本信息和献血者基本信息存人管理数据库。血液出入库时,可以通过读卡器查询血液的基本信息,并将血液的出入库时间、存放地点和工作人员等相关信息记录到数据库中。在血库中,工作人员可以对库存进行盘点,查询血袋的存放位置,并记录血液的存放环境信息。在医院或患者使用血液时,可以读取血液和献血者的基本信息,还可以通过RFID编码从数据库中查询血液的整个运输和管理流程。
医疗垃圾处理
医疗垃圾监控系统 实现了对医疗垃圾装车、运输、中转、焚烧整个流程的监控。当医疗垃圾车到医疗垃圾房收取医疗废物时,系统的视频就开始监控收取过程;医疗垃圾被装入周转桶,贴上RFID标签并称重,标签信息和重量信息实时上传到监控系统;医疗垃圾装车时,垃圾车开锁并将开锁信息汇报到监控系统;在运输过程中,通过GPS定位系统实时将车辆位置进行上报;在垃圾中转中心,将把垃圾车的到达时间和医疗垃圾的分配时间上报;焚烧中心将上传垃圾车的到达时间,并对垃圾的接收过程进行视频监控,焚烧完毕后将对医疗垃圾周转桶的重量进行比对,并将信息上传给监控系统。
4.医疗器械智能管理
手术器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