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2018中国智慧医疗应用论坛举行 聚焦“互联网+医疗”
中新网上海新闻7月6日电 (缪璐)为促进医疗及养老机器人领域的学术、临床和产业交流,加强政府、医院、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系合作,推动医疗机器人的应用与推广。正在此间举行的CIROS2018第7届中国国际机器人展览会上,2018中国智慧医疗应用论坛4日也正式开启。
此次论坛致力于医疗、养老康复机器人、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科研及临床应用讨论交流。此论坛今后将按照一年一度形式举办,协同国内外创新、融合全球资源,推进医疗机器人科技创新发展,为开创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作出积极贡献。
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立宁表示,医用机器人产业巨大,到2020年医用机器人的产值达到114亿美元,而且调研报告中,手术机器人占60%以上。由于产业的发展,世界上比较大的54个机器人公司,在医疗方面占的比重很大,包括康复、放射、助残。
孙立宁认为,医疗机器人领域成本高,必须政、产、学、研、医、资都要上,缺一不可,政府引导,医院,行业产业都要进行,我希望打造一个生态圈,把医院、资源、标准积聚,苏州高新区便是这样一个国家级医疗器械的基地。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与信息司副司长刘文先在论坛上表示,健全服务体系,互联网需要在互联网+医疗健康上发力,但医疗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在哪几个领域加出成效,先易后难,共有7个领域,就是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医药、互联网+医保同时互联网+基本公共卫生,+家庭医院签约,还有加客服和医疗服务。
刘文先认为,为了让7个领域能落地,就仅有这份文件还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那么我们要加强对它的支撑体系,就是底下完全的支撑体系,如果前面是破题的先头部队,那么有保障部队,从5个方面保障落地。第一个是加强国家信息平台建设,要夯基础。第二个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标准体系,要有标准,大数据,数据大了不是大数据,数据大了以后将他们互相共享,产生价值才是大数据。第三个互联网+医疗健康,主阵地主窗口是在医院,那一定要提高医院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和信息化便民服务的水平。第四个信息化,它要利用各种保障和支撑,一定要加强基层医疗结构技术保障,远程医疗把高端资源向下对接,但是没有物质保障、没有技术支撑是远远做不到的,最后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缪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