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京东物流为全球智能供应链贡献“中国方案”
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推出个人快递业务返回产经网首页 >>
像胶囊一样的无人车穿梭于地下隧道或大直径管道中,连接城市物流中心及市内商超、仓库、工业园、末端站点;全地下或半地下的物流中心使地面空间占用趋近于零;输送管道将包裹从地下集送中心输送至住宅楼及写字楼,实现无人化送货入户……
转自:人民邮电报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湘生在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地下空间是城市中具有巨大潜力的宝贵资源,德国、瑞士等不少国家已相继开展空间物流相关科学研究,我国在该领域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和发展潜力。 京东物流整合社会资源,在云仓配、多式联运等方面寻求全链共生,携手航空、铁路、海运、仓储、配送等各界合作伙伴一同推进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的建设,打造针对不同产品的仓配、快递、快运、分钟级的即时物流等服务,实现消费场景的全景覆盖,缩短全球商品的“距离”。
王振辉表示,物流已成为城市和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智能物流研究院将坚持未来视角和世界眼光,通过提供智能城市和国家物流发展的解决方案,让物流服务的空间不断扩大,实现物流产业与城市环境空间的高效协同和谐发展,成为推动世界智能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云竹)
延伸阅读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未来物流是什么模样?智能物流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2018全球智能物流峰会上,人们看到了上述超乎想象的可能性。
基于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的能力支撑,京东物流在峰会上发布了由京东供应链、京东快递、京东冷链、京东快运、京东跨境、京东云仓等六大产品组成的全新产品体系,为不同消费需求、消费场景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京东供应链围绕不同品类、不同行业,兼顾标准化与个性化的商家需求,打造出以服饰、消费品、3C、汽车后市场等四大行业为核心的不同供应链解决方案,基于品牌商的不同痛点提供定制化的服务。
“我们的目标是在全球构建双48小时通路,实现中国48小时通达全球,并提升世界其他国家本地物流时效,实现当地48小时送达,帮助中国制造通向全球、全球商品进入中国。” 京东物流CEO王振辉在10月18日召开的2018全球智能物流峰会上说,“未来5~10年,我们希望和社会各界共建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GSSC),推动全球供应链的智能化发展,促进社会商业形态的转型升级,全面降低社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
借六大产品发布契机,京东物流宣布正式开启个人快递业务,针对重量不超过30公斤的包裹,提供标准化的普惠寄件“特惠送”、依托航空运力的“特快送”、针对同城寄递用户的“同城即日”等,由专车专人取件、送件的“京尊达”服务,也将应用于个人快递业务。揽收范围先期选择了北上广三地,寄送目的地覆盖全国绝大多数区域,从2019年起,揽收范围将逐步扩大至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