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智能医疗二次爆发,医疗的全产业链何时打通?
2008 年,IBM 首次提出了“智能医疗”的概念,设想把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充分应用到医疗领域,实现医疗信息互联、共享协作、临床创新、诊断科学以及公共卫生预防等。
两个月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正式成立了以人工智能为辅助的MDT(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多学科诊疗模式)综合门诊,旨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聚焦以肺结节为主的综合诊断与治疗,以提升早期肺癌筛查的准确率。
文 | 颜璇
与互联网医疗一直在摸索从线上到线下的路径不同,智能医疗凭着其大数据和算法优势,已经在线上和线下同时开始了铺排,比起互联网医疗先走营销再转到医疗核心服务的“战略”,智能医疗的“双管齐下”还是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
首先,AI能通过先进的智能影像辅助诊断技术,精准筛查出早期的患者,作为人工智能医疗行业的独角兽,PereDoc就凭借其智能影像设备的优势积极开拓海外医疗市场。在早筛疾病方面,其检出率高达99.7%。
1.企业盈利:做产品还是担角色?
世纪坛医院MDT专家团队正在对患者联合问诊
毫无疑问,医疗旅游行业已经成为新兴的领域,不少智能医疗企业开始瞄准这块“沃土”。人工智能在这方面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五年后,穿戴类智能终端市场开始爆发,“医疗终端+远程监测”的商业模式开始显现,智能医疗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引爆点。在此之后,阿里、腾讯等大企业纷纷加入,主推智能医疗的创业公司也不断涌现,但真正的高商业度产品和医疗模式都少得可怜。智能医疗这个领域“看似火热,实则温吞”,医疗资源不均、诊断效率低等“顽疾”仍旧存在。
2.区块链助力AI大数据的集成与保护
在美国,一家名为Truepic的企业推出了一款名为DeepFake的产品, 这款产品能够通过识别终端号、地理位置和拍摄时间等元数据对照片施加水印,储存这张照片之后再生成不变的区块链,以此来保证照片的真实性。
一直以来,数据安全都是智能医疗的“心病”。的确,随着智能医疗的爆发,电子病历、远程医疗的出现虽然为患者带来了便利,但其庞大的信息数据库也让患者产生了隐私是否会泄露的担忧。
爆发后的智能医疗给行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但智能医疗领域里还是存在一些老问题亟待行业来解决。
1.智能医疗与传统医疗的融合将日益紧密
智能医疗的盈利,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思考。一是产品监测模式,这类模式以智能监测、预警产品为切入点,将产品售卖给用户,比如智能手表,面对的主要是2C端。
毫无疑问,顶层设计和落地模式的革新让智能医疗再次崛起了。而崛起之后,智能医疗将会呈现出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在未来又要何去何从呢?
PereDoc旗下智能医疗影像设备——Perebox
由此也能看出,不论是智能影像还是智能监测,智能医疗设备支撑起智能医疗的蓝图是一个必然趋势。在整个医疗行业中,一些高科技还有更大的运用空间,但是医疗的特质决定了技术的运用将是一个‘文火慢炖’的过程。而不管企业们如何切入这个领域,最终指向的都应该是优质的医疗体验。
智能医疗二次爆发,医疗的全产业链何时打通?
2018-07-13 13:30 来源:智能相对论 人工智能 /区块链 /技术
自2018年开始,众多报告和文章都指出:区块链很有可能是下一个发展关键。区块链技术正在破冰,也在寻找着实际行业应用的落地方案,无疑,智能医疗行业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不得不说,智能医疗一直试图与传统医疗结合得更加紧密,不管是智能影像产品,还是导诊机器人,其都是在为实体的医疗机构服务,比如腾讯宣布开放AI辅诊引擎,PereDoc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平台PereDoc Imaging也与世纪坛医院专家组成了专业团队,聚焦以肺结节为主的综合诊断与治疗。